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柴祯祯:重庆消费增长动力强劲

2023年08月14日 07: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比重庆的天气更火热的是这座山城的烟火气。近日,重庆市商务委发布数据,1月份至6月份全市网络交易额5922.5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555.3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同时,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线下消费热度指数稳步回升,在特大消费城市中位居第二名。在消费恢复的道路上,重庆交出了一份“火辣”的答卷。

  整体来看,重庆的消费升级态势明显。近年来,重庆的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品质和个性化消费。例如,购买电器产品不再只看价格和功能,更加注重品牌、质量和服务。从人群看,重庆的年轻消费者展现出较强购买力,对于即时零售、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更加接受和喜爱。

  重庆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强大的本地和外地人气,给重庆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更是强劲的消费动力。巴渝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地方特色的融合赋能,为城市消费升级打开了新通道,文化娱乐、康养旅游等消费领域迅速崛起,消费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要求得到满足,城市活力和魅力持续释放。

  作为国家确立的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的消费实力、潜力和磁吸能力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到达便利度,加强服务、产品和场景创新,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以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唯有以开放创新驱动国际消费提档提质,才能更好建设有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繁荣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本期点评:柴祯祯 点评人: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柴祯祯:重庆消费增长动力强劲

2023-08-14 07: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比重庆的天气更火热的是这座山城的烟火气。近日,重庆市商务委发布数据,1月份至6月份全市网络交易额5922.5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555.3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同时,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线下消费热度指数稳步回升,在特大消费城市中位居第二名。在消费恢复的道路上,重庆交出了一份“火辣”的答卷。

  整体来看,重庆的消费升级态势明显。近年来,重庆的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品质和个性化消费。例如,购买电器产品不再只看价格和功能,更加注重品牌、质量和服务。从人群看,重庆的年轻消费者展现出较强购买力,对于即时零售、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更加接受和喜爱。

  重庆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强大的本地和外地人气,给重庆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更是强劲的消费动力。巴渝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地方特色的融合赋能,为城市消费升级打开了新通道,文化娱乐、康养旅游等消费领域迅速崛起,消费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要求得到满足,城市活力和魅力持续释放。

  作为国家确立的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的消费实力、潜力和磁吸能力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到达便利度,加强服务、产品和场景创新,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以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唯有以开放创新驱动国际消费提档提质,才能更好建设有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繁荣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本期点评:柴祯祯 点评人: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