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更多Z世代爱上“真理的味道”

2023年07月06日 07:28   来源:人民日报   曹雪盟

  “博士毕业了,以后打算干什么?”一名同学问梁步阁。“我想把我们博士阶段研究的超宽带雷达技术小型化、低成本化,用在近距离生命探测领域,实现产业化,把我们学到的技术真正用起来。”梁步阁的提议得到了两名同学的赞同。

  十几年前,梁步阁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约定,将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雷达生命探测的研究和使用产生深远影响。

  这部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作的音乐情景剧,生动鲜活地呈现了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梁步阁的故事。这部剧是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第一课《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班会、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微课竞赛、原创歌曲……从话题设置到内容创设,从活动形式到参与方式,“奋斗青春号”以青年视角切入,用青春话语讲述,化被动听为主动讲,变单一化为多样化,引导青年学子汲取思想能量,展现青春本色。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时代精神、主流价值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如今,越来越多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以鲜明的思想性启迪青年,以突出的创新性聚合青年,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让学生们从红色文物中感悟历史。在北京,组织青少年参观古建、参与口述史访谈、通识讲座,“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让更多学子读懂中轴线承载的文脉……越来越多的思政课走入社会课堂,用生动鲜活的情景激发情感、培养情操,不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

  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拼搏奉献,将个人融入时代,把理想融入奋斗。暑假来临,许多学子以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践,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期待更多的大思政课拓宽视野、创新形式,吹响“奋斗青春号”,让更多“Z世代”爱上“真理的味道”。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让更多Z世代爱上“真理的味道”

2023-07-06 07:28 来源:人民日报 曹雪盟

  “博士毕业了,以后打算干什么?”一名同学问梁步阁。“我想把我们博士阶段研究的超宽带雷达技术小型化、低成本化,用在近距离生命探测领域,实现产业化,把我们学到的技术真正用起来。”梁步阁的提议得到了两名同学的赞同。

  十几年前,梁步阁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约定,将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雷达生命探测的研究和使用产生深远影响。

  这部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作的音乐情景剧,生动鲜活地呈现了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梁步阁的故事。这部剧是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第一课《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班会、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微课竞赛、原创歌曲……从话题设置到内容创设,从活动形式到参与方式,“奋斗青春号”以青年视角切入,用青春话语讲述,化被动听为主动讲,变单一化为多样化,引导青年学子汲取思想能量,展现青春本色。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时代精神、主流价值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如今,越来越多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以鲜明的思想性启迪青年,以突出的创新性聚合青年,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让学生们从红色文物中感悟历史。在北京,组织青少年参观古建、参与口述史访谈、通识讲座,“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让更多学子读懂中轴线承载的文脉……越来越多的思政课走入社会课堂,用生动鲜活的情景激发情感、培养情操,不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

  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拼搏奉献,将个人融入时代,把理想融入奋斗。暑假来临,许多学子以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践,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期待更多的大思政课拓宽视野、创新形式,吹响“奋斗青春号”,让更多“Z世代”爱上“真理的味道”。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