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断做大做强帮扶产业

2023年06月21日 0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举行的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帮扶产业发展的路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和本地农业农村资源禀赋,科学谋划推动帮扶产业发展,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好、发展好,纵向贯通产加销、横向融合农文旅,不断做大做强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帮扶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

  帮扶产业主要从脱贫产业而来。产业既是脱贫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又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要奋力推动帮扶产业迈上新台阶。

  大力引进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帮扶产业关键靠人才。一是要选派熟悉产业发展、引进产业项目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二是用好科技特派员,发挥其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持续深耕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形成技术集成、加工销售、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服务产业链。三是用好新乡贤,让更多优质的资本、技术等资源向乡村聚集。当然,主要还是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

  持续擦亮帮扶产业金字招牌。脱贫攻坚期间,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涌现了一批优质品牌。这些“金字招牌”畅销市场,为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证明,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很难卖上好价钱。因此,脱贫地区要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不但要守好已经形成的“金字招牌”,使之发扬光大,还要打造新的品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品牌溢价,增强发展后劲。如宁夏盐池滩羊,近年提高品牌知名度后,不但价格大幅提高,而且供不应求。

  以数字化赋能帮扶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就要建设统一的“三农”数字平台,以数字化为抓手,通过精准“画像”,使农业生产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同时,以数字化平台整合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新兴业态,促进帮扶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扩大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

  此外,用好东西协作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两把“金钥匙”。当前,西部脱贫地区仍然需要东部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而且西部众多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销往东部。例如,闽宁协作,福建省就在宁夏帮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东部的高质量发展带动西部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帮扶产业后继乏人以及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不断做大做强帮扶产业

2023-06-21 0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举行的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帮扶产业发展的路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和本地农业农村资源禀赋,科学谋划推动帮扶产业发展,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好、发展好,纵向贯通产加销、横向融合农文旅,不断做大做强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帮扶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

  帮扶产业主要从脱贫产业而来。产业既是脱贫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又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要奋力推动帮扶产业迈上新台阶。

  大力引进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帮扶产业关键靠人才。一是要选派熟悉产业发展、引进产业项目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二是用好科技特派员,发挥其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持续深耕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形成技术集成、加工销售、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服务产业链。三是用好新乡贤,让更多优质的资本、技术等资源向乡村聚集。当然,主要还是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

  持续擦亮帮扶产业金字招牌。脱贫攻坚期间,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涌现了一批优质品牌。这些“金字招牌”畅销市场,为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证明,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很难卖上好价钱。因此,脱贫地区要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不但要守好已经形成的“金字招牌”,使之发扬光大,还要打造新的品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品牌溢价,增强发展后劲。如宁夏盐池滩羊,近年提高品牌知名度后,不但价格大幅提高,而且供不应求。

  以数字化赋能帮扶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就要建设统一的“三农”数字平台,以数字化为抓手,通过精准“画像”,使农业生产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同时,以数字化平台整合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新兴业态,促进帮扶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扩大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

  此外,用好东西协作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两把“金钥匙”。当前,西部脱贫地区仍然需要东部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而且西部众多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销往东部。例如,闽宁协作,福建省就在宁夏帮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东部的高质量发展带动西部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帮扶产业后继乏人以及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