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北方多地气温突破40℃,让许多人“热到怀疑人生”。事实上,被“炙烤”的不只我国,而是全球。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领域”。(中国科学报6月19日)
由于各种原因,近些年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比如高温天气。中国天气网盘点近50年气象大数据发现,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大部分地区,近些年首个高温日来得越来越早,高温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今年似乎更明显一些。
高温天气不管是对个人、行业等方方面面的危害,应该说还是显而易见的。高温天气,说到底也是一种自安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个人当然也有积极规避的责任和自觉,但这也需要政府等社会资源的积极关注。这就要求,面对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高温提前“报道”这一现象,就需要有关方面提前和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准备。
充分提高认识。不管是地方各级政府,还是各界群众,都要充分认识到,太多的残酷教训告诉我们,高温天气和极端情况下的洪涝灾害、地震泥石流等一样,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可能严重危害后果,尤其是面对今年“史上最热一年”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须从内心和行动上以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警惕,不能轻忽,也不能不早做准备或简单应付,等到严重事情发生,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充分做好宣传。防范高温天的危害,首先需要人们敏锐意识到其中的利害。但在实际中,一提到关于高温天的危害及预防,很多人可能也知道一些,但却并不全面,比如怎样算高温、高温下的科学做法有哪些、出现了危害怎样应科学应对,进而对此的警惕性也就不够到位。对于今年“史上最热一年”,需要地方各级政府等有关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高温的危害及预防、防范意义等知识,如个人热射病防范、企业生产资料安全保障等,进行充分的宣传告知,从而提升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度、敏锐性和科学行动力。
充分压实责任。高温防范与保护,包括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等在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第一责任,今年更不能例外。比如在高温权力的维护上,更要督促好企业等用工单位做好高温作业的预案与处置,落实好高温津贴、物资储备的发放,以及相关高温权益的扩展等。积极做好高温防范与应对预案,要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到行业、部门、人员。
充分凝聚合力。高温危害牵涉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今年“史上最热一年”面前,这涉及面可能更广,比如劳动者高温权益的监督保障,高温物资的提前足够储备与供给等,都需要很多职能部门乃至社会的协同。因此,应对高温危害,就需要更多相关职能部门,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动员更多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进来,尽快形成防范和应对合力,确保社会方方面面,尽可能少受高温炙烤的损失。
关于这一点,有关方面已经积极在行动。比如全国总工会近日对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预防发生职业性中暑事件。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但显然,这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持续深入行动。
“史上最热一年”需要“史上最强应对”。越是高温明显,越是考验地方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智慧,越是凸显地方政府责任落实的成色。应对高温危害,重点在事前科学预防,关键在事中行动有力。期待各有关地方和方面,从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以及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高度,结合实际积极行动,把各地今年提前“报道”的史上最高温危害后果,降到最低水平。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