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报道,自昨天起连续四天,京城的最高气温都将达到35℃及以上,局地恐达40℃。而早在5月中旬,北京部分地区就经历了一轮高温天气过程。“北京热得越来越早”,成为市民的普遍感受。不仅是北京,截至6月5日,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会级城市出现高温,且绝大多数属于提前“报到”。
高温趋势是否延续下去,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待气象学家研究。对于普通市民,特别是那些长期户外或在密闭空间工作的工人来说,高温提前来“报到”,自然是盼望防暑降温别拖后腿。
做好劳动者的防暑降温工作,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工会等部门每年还会提前发出通知,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但从近些年的公开报道可见,一些单位为了赶工期、抢效益,要么不把防暑降温工作当回事,要么弄点西瓜冷饮做做样子了事;也有一些劳动者缺乏对高温危害的科学认知,甚至在身体已经出现高温反应后,还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应对措施。去年夏季,各地发生多起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而得热射病、最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惨痛案例。
防暑降温并非只是纸面福利,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相关部门、用工单位和劳动者,都要意识到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加,危害性已经超过传统意义上的高温。中国天气网盘点近50年气象大数据发现,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光首个高温日来得越来越早,高温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上世纪70年代,北京的年均高温日数为3.5天,到上世纪90年代升至9.7天,进入21世纪后,年均高温日数均超过10天,其中,2000年最多,达26天,1999年、2017年和2018年的高温日数也都超过了20天。面对夏季气温新变化,必须做出新应对。固守之前的防暑降温做法,不足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敬畏自然,更要敬畏生命。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要科学研判高温走势,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暑降温策略。比如对整体年龄偏大的清洁工和建筑工人群体,工作时间是否调整、急救药品如何配备、突发情况怎么应对,都要有专业的加持和完善的预案。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通知,要求通过向夏季露天作业的物流、电力、建筑、环卫等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送清凉物资、送政策宣传、送健康培训、送健康体检、送法律维权等方式,积极开展“送清凉”等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夏季高温天气因素给职工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备才能无患,防患重在未然,防暑降温不拖后腿,才不会拖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才不会有身体受损、生命消逝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