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会展具有聚集性特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对于供给端的参展商而言,会展经济为其提供了在短时间内接触大规模潜在客户的难得机会。对于需求端的采购商或者展会观众而言,参展商的高度集聚为供给商比选和采购决策提供了高效平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会展经济进行了有益探索。
打造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的高品质会展
李兰冰在《上海企业》2023年05期《乘会展之风,释放消费增长潜力》一文中认为,如何发展会展经济、释放会展经济对于消费需求的引擎作用?首先,要打造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的高品质会展,形成有影响力的会展平台,吸引国内外客商,释放会展经济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其次,应加快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赋能会展经济的创新发展。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服务增强会展产品体验感、提高会展管理水平及供需信息精准匹配等,为会展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当加快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会展带来的人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增量。此外,会展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不仅涉及会展企业以及会展产业链的培育,还可能涵盖会展举办便利度、展品进出关效率及客商进出境便利化程度等诸多方面。
构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线上+线下”的会展模式
高杨、陈瑶在《商展经济》2023年09期,《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会展业转型升级研究》一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会展业蓬勃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会展业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数字经济背景之下,会展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如专业人才缺失、遭受线上行业发展的冲击、会展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为此,需要构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的会展模式、完善展会基础设施、注重打造专业化会展团队,为会展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此外,未来会展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经营与管理,强化市场运作意识,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完善立法或制定行政性法规,规范会展经营行为,以促进会展业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应加强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完善服务加持
薛山在《质量与市场》2023年第10期《中国会展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一文中认为,会展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应基于对会展产业链结构的深入分析,唯有建立“上游+中游+下游”的稳固产业结构,才能确保会展经济效益实现前向推进、后向拉动、旁向溢出。会展产业链效应体现在前向推进效应、后向拉动效应、旁向溢出效应等方面。前向推进效应、后向拉动效应属于会展产业链内部的各类产业活动,旁向溢出效应涉及产业链外部与会展业发展有关的各类经济活动。当会展产业标准化程度较低时,前向推进效应和后向拉动效应难以集中体现,基本不会形成旁向溢出效应。当会展产业标准化程度较高时,前向推进效应、后向拉动效应、旁向溢出效应,均体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促进会展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策略,应在上游标准化建设中加强“政策扶持”,从而形成前向推进会展产业集聚。在中游标准化建设中加强“技术支持”,从而形成后向拉动会展产业分工的积极效果。最后在下游标准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服务加持”,从而形成旁向溢出效益,促进会展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会展企业需有意识、有目的地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杜晨雨在《商展经济》2023年10月《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会展营销创新发展策略探讨》一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会展营销不仅为商品流通搭建了有效平台,还营造了特殊的文化交流环境。因此,会展企业需转变传统的价值定位,在会展营销创新发展中增添文化属性,以文化输出展现我国的会展行业风采,更好地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具体而言,在实际的会展营销策划过程中,会展企业需有意识、有目的地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强大的历史征程与伟大成就。同时,在会展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自由、民主、诚信、公平的营商环境,为会展行业的发展增添新机遇。会展活动是承载文化的载体,在参加会展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化内涵。
(栏目主持:王玥)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