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放错位的资源分好类

2023年06月12日 07:05   来源:经济日报   

  以前“一个筐”,现在“四个桶”;曾经嫌麻烦,时下好习惯……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垃圾问题不是小问题。例如,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倾倒在河边,会污染河水和土壤;又如,一些城市的垃圾填埋场用地紧张,垃圾都快没地方倒了。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城乡发展的痛点之一。实行垃圾分类,是身边的小事,也是关系社会文明水平的大事,更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实事。

  把事办好,就得按照规律去做。以“分类能够产生价值”来看,垃圾分类处理具有减少污染和循环利用两种功能。

  先看减少污染的工作。在北京昌平,智能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投入使用,既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垃圾分类管理精细化水平;在浙江杭州,当地为居民开设垃圾分类专属智能账户,以积分制助力垃圾分类……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再看循环利用的成果。垃圾分类是生产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不管是分类投放还是收集、转运、处理,各环节都应做好,需要各地有力支持。数据显示,目前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

  当然,垃圾分类获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市民分类投放习惯尚未养成,不时出现干湿混投情况;一些地方在推广垃圾分类时有一刀切、走形式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焚烧、填埋系统仍不完善;等等。

  下一步,需要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针对资源化利用水平不足、产业链发展不成熟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来。

  值得一提的是,源头治理不可缺少。从个人响应“光盘行动”到相关企业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再到相关部门制定包装材料的绿色标准,各方携手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做“减法”,能减轻垃圾分类的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需要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理念,一起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年 巍 中国经济网供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把放错位的资源分好类

2023-06-12 07:05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