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直播“狠PK”刹不住,“唯流量是图”惹的祸

2023年06月09日 11:40   来源:东方网   徐林生

  最近,网名为“三千哥”的主播在直播PK喝酒后去世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各种“狠PK”仍层出不穷,比如吃生鸡蛋、喝洗脚水、喝酒惩罚、鞋底打嘴……有关人士认为,网络直播不能唯流量是图,要严格规范此类好勇斗狠、助长戾气的“狠PK”,还网络清朗空间。(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网络主播“三千哥”本名姓王,1989年4月出生,在直播PK中喝下至少4瓶白酒后去世。“三千哥”在直播中一般选择“狠PK”。据直播平台有关人士介绍,该主播当晚采用多个账号直播,绕开平台审核规则,“其PK饮酒被平台中断后,又连续更换多个账号饮酒并有遮挡酒瓶等动作,持续躲避平台审核。”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二十多天前,网红主播“中原黄哥”同样在“狠PK”直播过量饮酒后离世。6月5日,友人披露,“三千哥”还曾参加“中原黄哥”的葬礼,“当时他还说以后要少喝点。”想不到自己很快也因“狠PK”喝酒而离世。

  直播PK是在同一个直播平台上,一个主播发起对另一个主播的挑战,然后根据各自粉丝的打赏产生相应分数,在规定时间内分数高者胜出,失败一方将面临花样百出的惩罚。这种“玩法”比一般直播更具娱乐性、刺激性、互动性,主播也可更快“涨粉”。

  但在一些主播和平台的操作下,直播PK很多时候变成一种低俗、恶劣、玩命的“狠PK”。为博眼球、赚流量、求打赏,主播之间通过连麦、同屏等方式进行比拼、对抗、攻击,一些主播不惜突破法治和文明底线,或丑态百出,或高强度体罚,或约架斗殴,或玩出人命。“三千哥”“狠PK”喝酒后去世,是又一人间悲剧。

  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都是“唯流量是图”惹的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场直播PK,主播和平台一般是按照5:5分成。有些大主播一场PK就能收到二三十万的抖币,按照平台7个抖币为1元算,值三四万元,其中平台就可以得到一两万元。主播吸引的流量越多,打赏的抖币等越多,平台收益就越高。

  在这种明规则“激励”下,潜藏极大风险的直播PK喝酒之类只被平台列为三级(一般)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最高才被处罚禁播七天;而主播却可轻易“躲猫猫”,或与平台玩“打游击”,或遮挡酒瓶逃避审核,或用多个账号“换马甲”继续“狠PK”。总之,为了流量(金钱),平台可以对各种违规高举轻放,主播尽可以左挪右腾规避监管。

  网络直播并非无禁区,平台不得敷衍塞责,主播不能毫无底线,法规不应出现漏洞,监管不该再留死角。“三千哥”之死引发的反思不应停留在声声叹息中,整治直播“狠PK”乱象刻不容缓,监管部门“有形之手”应当重拳出击,对主播该封杀的全网封杀,对平台直播PK该取缔的果断取缔。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直播“狠PK”刹不住,“唯流量是图”惹的祸

2023-06-09 11:40 来源:东方网 徐林生

  最近,网名为“三千哥”的主播在直播PK喝酒后去世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各种“狠PK”仍层出不穷,比如吃生鸡蛋、喝洗脚水、喝酒惩罚、鞋底打嘴……有关人士认为,网络直播不能唯流量是图,要严格规范此类好勇斗狠、助长戾气的“狠PK”,还网络清朗空间。(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网络主播“三千哥”本名姓王,1989年4月出生,在直播PK中喝下至少4瓶白酒后去世。“三千哥”在直播中一般选择“狠PK”。据直播平台有关人士介绍,该主播当晚采用多个账号直播,绕开平台审核规则,“其PK饮酒被平台中断后,又连续更换多个账号饮酒并有遮挡酒瓶等动作,持续躲避平台审核。”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二十多天前,网红主播“中原黄哥”同样在“狠PK”直播过量饮酒后离世。6月5日,友人披露,“三千哥”还曾参加“中原黄哥”的葬礼,“当时他还说以后要少喝点。”想不到自己很快也因“狠PK”喝酒而离世。

  直播PK是在同一个直播平台上,一个主播发起对另一个主播的挑战,然后根据各自粉丝的打赏产生相应分数,在规定时间内分数高者胜出,失败一方将面临花样百出的惩罚。这种“玩法”比一般直播更具娱乐性、刺激性、互动性,主播也可更快“涨粉”。

  但在一些主播和平台的操作下,直播PK很多时候变成一种低俗、恶劣、玩命的“狠PK”。为博眼球、赚流量、求打赏,主播之间通过连麦、同屏等方式进行比拼、对抗、攻击,一些主播不惜突破法治和文明底线,或丑态百出,或高强度体罚,或约架斗殴,或玩出人命。“三千哥”“狠PK”喝酒后去世,是又一人间悲剧。

  直播“狠PK”为何刹不住?都是“唯流量是图”惹的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场直播PK,主播和平台一般是按照5:5分成。有些大主播一场PK就能收到二三十万的抖币,按照平台7个抖币为1元算,值三四万元,其中平台就可以得到一两万元。主播吸引的流量越多,打赏的抖币等越多,平台收益就越高。

  在这种明规则“激励”下,潜藏极大风险的直播PK喝酒之类只被平台列为三级(一般)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最高才被处罚禁播七天;而主播却可轻易“躲猫猫”,或与平台玩“打游击”,或遮挡酒瓶逃避审核,或用多个账号“换马甲”继续“狠PK”。总之,为了流量(金钱),平台可以对各种违规高举轻放,主播尽可以左挪右腾规避监管。

  网络直播并非无禁区,平台不得敷衍塞责,主播不能毫无底线,法规不应出现漏洞,监管不该再留死角。“三千哥”之死引发的反思不应停留在声声叹息中,整治直播“狠PK”乱象刻不容缓,监管部门“有形之手”应当重拳出击,对主播该封杀的全网封杀,对平台直播PK该取缔的果断取缔。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