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吧》火了,更多是对正常生活的向往

2023年06月08日 06:50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一个综艺,正以非常慢却稳健的速度出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呢——10个年轻人踏踏实实在190天的时间里,在142.8亩土地上,用八块农田、一条河道、三个鱼塘、两栋旧房子和一个仓库,组成一个常规农户,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真实运营农场……

  出圈到什么程度呢——相关微博超话有近14亿的阅读量,豆瓣评分8.9,农民日报专门发文点评,“节目在最大程度上与真实的乡村生活保持一致,把劳作的全过程原汁原味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仿佛跟着少年们一起忙碌在田间,感受农业生产劳动的酸甜苦辣”。

  早出晚归、阴晴雨雪、有种有收、有来有往、不疾不徐的生活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屏幕前的观众,也给这个节目带来了今天的热度。

  这种热度,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正常的生活节奏。导演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刚来到田里的时候,和所有年轻人一样,10位男孩延续着城市里的作息——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每天早上熬到四点多还在那熬。他们现在早晨七点多必定起床,会自己做个早饭,吃完马上去干活。等到中午回来开始吃午饭,然后像中老年人一样开始午睡了,睡到下午差不多一两点又下地干活。”而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遵循的作息时间,也是现在很多都市青年人苦求而不得的作息。不仅是作息,还有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参加这档综艺的一位嘉宾说:“以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办时,会很着急、内耗、焦虑,但是在地里面这段时间,有时候连着七八天下雨,你干什么都没用,不用急着去做,其实只要等一个晴天,晴天来了,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对生活中可为那部分的把握,与对不可为的放手,年轻人就这样在一晴一雨,一沟一坎中学会了释然。

  这种热度,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正常的人际关系。社恐、小圈子、办公室文化,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相较传统社会,更为表面化、冷漠化。在这个综艺中,十个种地的年轻人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疯,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坐在稻田上去看夕阳。参加综艺的另一位嘉宾说:“以前的我回头看,是一片虚无,但现在我回头看,是九位兄弟,是后陡门的夕阳,是翻滚的麦田。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治愈,也是救赎。”这样的质朴的兄弟情,也同样让屏幕前的观众心生向往。

  甚至,这种热度,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正常的视域。真正的视域,不只是要去看世界,也要看传统,看我们的四周,看我们的来路,看我们的内心。有一个高赞的短视频,一个年轻老师对学生说:“你以为你出过几次国、吃过几次西餐就是见世面,这个世界有很多面,不止是你盯着那一面。你在卢浮宫欣赏艺术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娃在山上奔跑,那是他的世面,真正没见过世面的是你指责放牛娃不懂艺术,放牛娃指责你不懂放牧。城里的孩子见过高楼,乡下的孩子见过满天繁星,谁又比谁更见过世面呢。”一群怀着寻梦文艺圈的年轻人来到了乡村,劳作于此,发现于此,收获于此,成长于此,不能不说他们见到了此生未曾见过的世界的另一面——乡村,也带着屏幕前的年轻的观众重新发现了乡村。

  我们常说,乡村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投射。《种地吧》以白描的方式为年轻人打开这幅精神家园美好的图景,不粉饰、不悲情、真实甚至平淡,但观众不自觉地被吸引,正说明了乡村的魅力,传统的魅力。

  这种吸引并不意味着物理空间的改变,也不是倡导年轻人如综艺中的少年一样挽起裤子下田地。只是我们要常常思考,什么才是我们所向往的正常生活——无非就是就业有路、加班有度,学有所用、劳有所得,而更多的公共政策也当为年轻人的心底向往而努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种地吧》火了,更多是对正常生活的向往

2023-06-08 06:50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