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追梦星辰大海,致敬中国航天!

2023年05月30日 17:04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翻开了全新一页。此次任务成功,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飞天梦想,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屈原的《天问》到盛唐李白的《把酒问月》,古人仰望星空,幻想乘风御鹤,上天揽月,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梦想逐步变为现实。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下不断突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

  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追梦人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他们既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更是一群脚踏实地的人,他们深切明白“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们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毅力,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绩,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动人篇章。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每一次任务的成功都是下一个征途的开始。我们相信,坚定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航天科技前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一定能迈得更稳更远,我们的“太空家园”一定能够续写更多辉煌,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作者:常理)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追梦星辰大海,致敬中国航天!

2023-05-30 17:04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翻开了全新一页。此次任务成功,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飞天梦想,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屈原的《天问》到盛唐李白的《把酒问月》,古人仰望星空,幻想乘风御鹤,上天揽月,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梦想逐步变为现实。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下不断突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

  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追梦人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他们既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更是一群脚踏实地的人,他们深切明白“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们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毅力,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绩,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动人篇章。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每一次任务的成功都是下一个征途的开始。我们相信,坚定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航天科技前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一定能迈得更稳更远,我们的“太空家园”一定能够续写更多辉煌,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作者:常理)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