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统筹“疏解”“承接”协同并进

2023年05月23日 07: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北京市日前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持续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巩固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疏解成果;深入实施核心区控规新一轮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上最新部署的创造性落实,是“增强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

  疏解是双向发力。“要和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相衔接,必须牢记这个初心。”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加快构建,首批疏解的央企总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北京支持建设的学校建成移交……6年来,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日渐繁茂。深刻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疏解对北京来说是减量,但恰恰是倒逼集约高效发展的重要机遇;对雄安新区和京津冀来讲,则是将资源要素在更大空间格局内优化配置,推动互利共赢、优势互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

  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之后,工作会越来越多触及重大利益调整和深层次矛盾,必须更加讲究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一方面,进一步统筹好下决心“舍”与有原则“接”,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做到内部功能重组和疏解转移双向发力、产业谋划和承接重点相互支撑,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改革创新是重要方法论。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项目和政策两手抓,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才能不断汇聚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引力、疏解机构的动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凡改革者,在除弊兴利;惟创新者,可行稳致远。雄安新区的改革创新,是全方位的。既要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也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要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疏解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和政策保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促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赋予雄安新区发展自主权,只要有利于雄安创新发展的要全力给予支持。”看雄安,望中国,新时代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我们奔赴的是必将达成的伟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统筹“疏解”“承接”协同并进

2023-05-23 07: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北京市日前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持续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巩固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疏解成果;深入实施核心区控规新一轮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上最新部署的创造性落实,是“增强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

  疏解是双向发力。“要和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相衔接,必须牢记这个初心。”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加快构建,首批疏解的央企总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北京支持建设的学校建成移交……6年来,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日渐繁茂。深刻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疏解对北京来说是减量,但恰恰是倒逼集约高效发展的重要机遇;对雄安新区和京津冀来讲,则是将资源要素在更大空间格局内优化配置,推动互利共赢、优势互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

  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之后,工作会越来越多触及重大利益调整和深层次矛盾,必须更加讲究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一方面,进一步统筹好下决心“舍”与有原则“接”,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做到内部功能重组和疏解转移双向发力、产业谋划和承接重点相互支撑,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改革创新是重要方法论。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项目和政策两手抓,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才能不断汇聚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引力、疏解机构的动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凡改革者,在除弊兴利;惟创新者,可行稳致远。雄安新区的改革创新,是全方位的。既要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也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要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疏解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和政策保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促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赋予雄安新区发展自主权,只要有利于雄安创新发展的要全力给予支持。”看雄安,望中国,新时代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我们奔赴的是必将达成的伟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