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更加贴近美好生活

2023年05月18日 06:50   来源:南方日报   孙文静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16日视察山西运城博物馆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大禹治水”大家都不陌生,而想要弄懂“黄河宁,天下平”的深刻意义,那很有必要参观位于河南的黄河博物馆;《乔家大院》妇孺皆知,而想要深入了解其“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的特质,那“打卡”山西日昇昌票号博物馆尤为关键;侨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想要感受尺素渡海、纸短情长的桑梓之怀,最好到具有潮汕侨乡特色的侨批文物馆走一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果说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那么博物馆就是培根育苗、铸魂强基的场所。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也要看到,中国博物馆走过百年,既有“进步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烦恼”。

  烦恼之一——躲在“深闺”人未识。文物“展出去”,公众才能“看得见”“学起来”。然而,展示面积偏小成为制约一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以广州博物馆为例,该馆现有13.5万件珍宝,但其所在的镇海楼的展示面积仅有800平方米,如果按每年展出千件文物的速度计算,需要建100个展馆或者单个展馆展出100年,才能将所有的馆藏文物完整呈现。由此,为躲在“深闺”的文物再安新家至关重要。最新进展是,广博新馆选址已定,期待更多圈内同伴迎“扩容”,让更多珍宝走出“深闺”。

  烦恼之二——同质化倾向严重。举目四望,多地博物馆建设存在“千馆一面”现象;入馆参观,几近雷同的展陈和护栏让人萌生似曾相识之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我们须改变模式化的发展思路,不仅在乎形式上的大而全,更要追求展出内容的特色化,比如地方博物馆、行业博物馆要紧密结合自身馆藏特点,多建一些像戏曲、文字、玉石、纺织和钱币之类的专题馆,在“专”与“精”上下功夫。

  烦恼之三——“人才荒”降温“博物馆热”。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博圈同样如此。有全国政协委员曾提到这样一项数据,“不算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全国博物馆系统每年需要新增近1万人,而目前高校博物馆专业毕业生总数仅有1000人。”供给严重不足是原因之一,此外,薪资水平及待遇一般、晋升体系对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不友好等,也是导致“人才荒”的重要原因。如何破局,或需要多方联动、群策群力。

  文博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或是我们传承过去、照鉴未来的绝佳方式。

  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满足民众需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当然,优质的服务与有趣的创意永无止境。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率先提出“无边界博物馆”建设的理念,迄今已向基层博物馆策划近150个展览,累计推出展览475个,巡展超过1500小时,其优秀的文化资源“流动”到更多人身边。同时,“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源源不断,比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考古公开课》等文博探索类电视节目持续热播,《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千年之语》等舞蹈剧带火“博物馆热”……当现代创意遇上馆藏文物,两者碰撞出的火花唤起“沉睡”的千年记忆。此时,“曲高”不再“和寡”、冷门正在变热门。

  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保护历史文物、发展文博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期待中国博物馆事业在更好的传承保护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让博物馆更加贴近美好生活

2023-05-18 06:50 来源:南方日报 孙文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