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带娃上班”背后的社会需求

2023年05月17日 06: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任冠青

  “边上班边看顾孩子,两不耽误!”据海报新闻报道,近日,浙江杭州的葛女士晒出自己带娃上班的照片,引发网友热议。据葛女士讲述,同事们遇到特殊情况,会偶尔带娃上班,只要不影响工作,公司都是允许的,非常人性化。对此,不少网友感叹这真是令人羡慕的“神仙公司”。

  允许带娃上班,的确能解决不少职场人士无处安放的育儿焦虑。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无人照顾、无处托管的特殊情况在所难免,也很容易让年轻父母陷入手忙脚乱、分身乏术的境况。公司灵活管理,允许带娃上班,展现出了温暖的人性化底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员工的燃眉之急。不过,也要看到,这终究是一种“非常态”的暖心之举,也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比如,把小孩放到工位旁照料,只能偶尔为之,并非长久之计。特别是零至3岁的婴幼儿,有时不受控制的吵闹,必然会牵扯大人精力,干扰其他同事的工作。而且,每个人的工作场所和性质不尽相同,对于不时要出外勤、到室外作业、加班赶报告的职场人士来说,把孩子带入工作场合随身看顾,显然不太现实。

  可见,公司对“带娃上班”的友好包容,只能解决部分职场人士的临时需求,更根本的兜底之策,还是要着力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的统计数据,我国零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其中三分之一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仅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较大。庞大的缺口背后,映射的是一个个双职工家庭非常现实的“带娃难”问题。

  目前,大多数带娃方式都是寻求家人帮助、隔代养育,或是送入市场化托育机构。但是,带娃并不是件轻松的事,需要体力和精力上的较大付出,若是老人身体欠佳,难免会力所不逮。而且,据笔者观察,由于大城市住房空间有限,有时只能允许一位老人帮忙带娃,老人间不得不两地分隔、孩子父亲要长期将就睡沙发等情况并不少见。

  另一方面,要找到一家合适的托育机构,又并非易事:有的离家或单位太远,早晚接送成难题;有的私立托育服务动辄五六千元,让普通上班族家长深感“钱包紧张”;由于托育市场发展不成熟,托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家长在送托时也会心存顾虑。

  要缓解年轻人的带娃焦虑,不妨从直击这些现实痛点入手,提供更多可负担的普惠托育服务。2021年发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将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1.8个提高到4.5个。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专项补贴、融资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激发市场热情,增加供给。在托育机构选址方面,可以着重围绕职场人士的生活、工作半径进行规划,基于社区、单位等布局,减少人们往返奔波的时间成本。就此而言,一些地方创新推进“公建民营”托育服务模式,由社区提供场地、专业托育机构负责师资和运营等探索,值得被研究推广。

  对于单位自建托育机构,提供“妈妈岗”“爸爸岗”等生育友好举措的,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提供人才支持等方式,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而从更长期的视角来说,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加强系统化的人才建设,才能保障服务质量,让身处职场中的父母更加放心、安心。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正视“带娃上班”背后的社会需求

2023-05-17 06: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任冠青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