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对这些欺诈骗保行为将重点打击。记者获悉,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国家医保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了《2023年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5月6日《人民公安报》)
医保基金被人民群众称为“救命钱”。然而,受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本是老百姓“救命钱”的医保基金,在一些地方却成为少数违规医药机构的嘴边“肥肉”,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分而食之的“唐僧肉”。因此,国家医保局等五部委在医保领域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回应着民生诉求。
医疗保险是我国一项兜底性的重要民生工程,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使困难家庭免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疯狂骗保,盗取公共医保资金,致使国家医保资金大量流失,既祸国,又害民,就属犯罪勾当。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着力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信用管理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
毋庸讳言,医疗机构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也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近年来,有关方面对此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22年共追回医保资金188.4亿元,处理参保人员39253人。然而,为逃避打击,一些地方骗保不再明目张胆,而是“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假病人”“假病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方式。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医保基金的管理,用好防范的措施和打击的手段,制裁医保基金领域的“黑手”,织密医保基金管理牢笼,扎紧医保基金口子,守护好群众“救命钱”。只有重拳出击,决不手软,坚决亮剑加大刑责追究,才能把骗取医保基金这股歪风刹住,从而切实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
另外,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补偿制度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从根本上确保规范诊疗、合理用药,彻底堵住欺诈骗保的漏洞。总之,完善制度设计,加大惩罚力度,才能避免医保基金一再沦为“唐僧肉”。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