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承重墙被砸造成1.65亿元损失该由谁埋单?

2023年05月08日 07:20   来源:羊城晚报   王顾左右

  近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多名小区业主报料称,一个健身房老板在装修中拆除了承重墙,造成小区整栋居民楼的240余户居民被紧急疏散。有媒体援引专家的预估,直接损失可能高达1.65亿元。消息一经披露,就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关注,相关讨论连续几天霸榜热搜。

  因装修拆除承重墙导致整幢大楼成危房的新闻,并不罕见。这次的个案明显是事情“搞大了”。受影响的高层住宅共31层。据《海报新闻》报道,三楼装修拆除承重墙当天大楼就出现了裂缝。网传多个视频裂缝清晰可见,触目惊心。还有业主在视频中称,当天晚上就开裂到15楼了,半夜疏散了业主。到了第二天下午,已经开裂到了21层。

  具体的危害后果、损失数额等,还有待官方调查后披露,但责任主体跑不了。据《海报新闻》报道,健身房老板当天就被警方控制。这意味着,在更受关注的民事赔偿责任之外,责任人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装修中拆除承重墙,造成重大损失并致整幢大楼居民处于危险之中,在客观要件上已符合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追诉标准。至于罪重还是罪轻,还得看责任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积极挽回损失还是对危害后果漠不关心等等。

  装修委托方和装修公司(或人员)拆除承重墙,除涉嫌刑事罪案之外,还涉及行政责任。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没有设计方案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具体到哈尔滨个案,健身房的装修有无设计方案,有无向物业报备,有无向当地住建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申请许可等等,都应尽快调查清楚,公之于众。

  因任性装修造成天价损失,第一责任人自然是装修业主和受委托的装修公司。两者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委托方可能没有“承重墙不能动”等常识,装修公司从事的就是装修,理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了如指掌。不管此次拆除承重墙,是健身房老板硬性要求为之,还是“设计方案”中本就有此工作内容,装修公司均脱离不了共同侵权人的身份。

  目前舆论最为担心的,还是1.65亿元的损失,再加上240多户的临时安置费用等,健身房老板和装修公司无力赔付,怎么办?

  物业公司同样逃不开干系。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五条规定:“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人,遵守物业服务人提示的合理注意事项,并配合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从多个热传的视频中可知,该楼宇的物业知悉健身房装修事宜,但在得到进场施工人员“我们有多大的脑袋啊,敢拆承重墙”的承诺后,未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制止。结果,“1个小时就刨了”。有无尽到告知、劝阻义务是物业要检讨的重点,从结果来看,该物业未有效制止,尤其是在施工人员将钩机等大型机械都开进了大楼后,仍未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存在失管失职。物业也可能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双重责任。

  拆除承重墙事故多发,在于预防任性装修、野蛮装修、违法装修上的事先、事中机制仍不健全,或至少是执行尚有漏洞。热议个案之余,当有系统性反思和亡羊补牢的行动。 (作者为知名法律学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承重墙被砸造成1.65亿元损失该由谁埋单?

2023-05-08 07:20 来源:羊城晚报 王顾左右

  近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多名小区业主报料称,一个健身房老板在装修中拆除了承重墙,造成小区整栋居民楼的240余户居民被紧急疏散。有媒体援引专家的预估,直接损失可能高达1.65亿元。消息一经披露,就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关注,相关讨论连续几天霸榜热搜。

  因装修拆除承重墙导致整幢大楼成危房的新闻,并不罕见。这次的个案明显是事情“搞大了”。受影响的高层住宅共31层。据《海报新闻》报道,三楼装修拆除承重墙当天大楼就出现了裂缝。网传多个视频裂缝清晰可见,触目惊心。还有业主在视频中称,当天晚上就开裂到15楼了,半夜疏散了业主。到了第二天下午,已经开裂到了21层。

  具体的危害后果、损失数额等,还有待官方调查后披露,但责任主体跑不了。据《海报新闻》报道,健身房老板当天就被警方控制。这意味着,在更受关注的民事赔偿责任之外,责任人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装修中拆除承重墙,造成重大损失并致整幢大楼居民处于危险之中,在客观要件上已符合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追诉标准。至于罪重还是罪轻,还得看责任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积极挽回损失还是对危害后果漠不关心等等。

  装修委托方和装修公司(或人员)拆除承重墙,除涉嫌刑事罪案之外,还涉及行政责任。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没有设计方案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具体到哈尔滨个案,健身房的装修有无设计方案,有无向物业报备,有无向当地住建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申请许可等等,都应尽快调查清楚,公之于众。

  因任性装修造成天价损失,第一责任人自然是装修业主和受委托的装修公司。两者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委托方可能没有“承重墙不能动”等常识,装修公司从事的就是装修,理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了如指掌。不管此次拆除承重墙,是健身房老板硬性要求为之,还是“设计方案”中本就有此工作内容,装修公司均脱离不了共同侵权人的身份。

  目前舆论最为担心的,还是1.65亿元的损失,再加上240多户的临时安置费用等,健身房老板和装修公司无力赔付,怎么办?

  物业公司同样逃不开干系。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五条规定:“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人,遵守物业服务人提示的合理注意事项,并配合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从多个热传的视频中可知,该楼宇的物业知悉健身房装修事宜,但在得到进场施工人员“我们有多大的脑袋啊,敢拆承重墙”的承诺后,未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制止。结果,“1个小时就刨了”。有无尽到告知、劝阻义务是物业要检讨的重点,从结果来看,该物业未有效制止,尤其是在施工人员将钩机等大型机械都开进了大楼后,仍未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存在失管失职。物业也可能将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双重责任。

  拆除承重墙事故多发,在于预防任性装修、野蛮装修、违法装修上的事先、事中机制仍不健全,或至少是执行尚有漏洞。热议个案之余,当有系统性反思和亡羊补牢的行动。 (作者为知名法律学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