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鸭货小哥成“无业游民”:过度的关注搜索是伤害

2023年05月06日 10:14   来源:东方网   季萌

  最近,山东淄博烧烤可谓是火出了圈,当地一卖鸭头的小哥也意外走红。昨天中午,一则#淄博鸭头小哥直播中气到落泪#的词条冲上热搜。

  直播中,鸭头小哥几度哽咽落泪,称生意没法做,现在自己就是个无业游民。客流量一天18万的淄博八大局市场,其他店铺营业额几万,而他的营业额从原本的1万多元到现在一天仅6000元。

  据了解,这位1999年出生的淄博鸭头小哥名为伊扬,两年前花费了20万元开了这家鸭货店。他原本只是千千万万创业青年中的普通一员,但是4月23日,一名女游客拍摄了一段视频,询问伊扬能否摸摸他的肌肉,伊扬点头答应后,女游客直接伸手摸了摸他的肌肉,这段视频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质疑,也让伊扬以长相帅气、性格却社恐的“反差萌”迅速走红,成为淄博八大局市场的“流量明星”。

  突然的走红让小哥的店铺成为了“网红景点”之一,而走红之后,生意却变得越来越难做。他的店铺门口总是停满了粉丝们的汽车,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排队等待,大多数人却是围而不买。“五一”假期期间,淄博火得发烫,原本是商家生意红火,大赚一把的好机会,但他因为怕造成秩序混乱,只能不情不愿地关店,损失可想而知。

  淄博鸭头小哥的遭遇不仅仅折射了一个小贩的苦难,也揭示出了现今社会中一个愈演愈烈的流量经济浪潮现象。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流量经济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涌入这个领域,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粉丝。

  客观而言,淄博爆火的鸭头小哥,因一身肌肉和极度社恐的表情走红,小哥的鸭货店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上班都要通过拥挤的人群,这让他吃了一波网红红利。然而,鸭头小哥被网络捧红过后,又迅速沦为“网络造神”的牺牲品。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如果说流量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很显然,目前小哥因此受到的伤害,已经大于他从中尝到的甜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淄博鸭头小哥就是想安心做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想被外界干扰。他甚至在开直播时关闭了打赏功能,不像某些网红那样只为了赚钱。普通人的生活和梦想,不应该被突如其来的流量摧毁,尤其是这种流量其实并非其主动谋求,而是在他人推波助澜而来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围观者”都不应将骚扰和审视视为理所当然。

  我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从淄博鸭头小哥的遭遇来看,有的网友未经鸭头小哥允许便产生肢体接触,甚至各大媒体也紧随热点前往小哥的店铺探访,并大肆挖掘甚至肆意歪曲其真实的创业经历,由此可见,流量经济思维之下,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很严重的公共场所骚扰事件。

  言而总之,抽离出事件本身,我们当理性看待流量的双面影响。追逐热度和流量无可厚非,但不能失去最基本的道德和尊重。过度的关注搜索是伤害,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淄博鸭头小哥”安心做生意,不要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鸭货小哥成“无业游民”:过度的关注搜索是伤害

2023-05-06 10:14 来源:东方网 季萌

  最近,山东淄博烧烤可谓是火出了圈,当地一卖鸭头的小哥也意外走红。昨天中午,一则#淄博鸭头小哥直播中气到落泪#的词条冲上热搜。

  直播中,鸭头小哥几度哽咽落泪,称生意没法做,现在自己就是个无业游民。客流量一天18万的淄博八大局市场,其他店铺营业额几万,而他的营业额从原本的1万多元到现在一天仅6000元。

  据了解,这位1999年出生的淄博鸭头小哥名为伊扬,两年前花费了20万元开了这家鸭货店。他原本只是千千万万创业青年中的普通一员,但是4月23日,一名女游客拍摄了一段视频,询问伊扬能否摸摸他的肌肉,伊扬点头答应后,女游客直接伸手摸了摸他的肌肉,这段视频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质疑,也让伊扬以长相帅气、性格却社恐的“反差萌”迅速走红,成为淄博八大局市场的“流量明星”。

  突然的走红让小哥的店铺成为了“网红景点”之一,而走红之后,生意却变得越来越难做。他的店铺门口总是停满了粉丝们的汽车,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排队等待,大多数人却是围而不买。“五一”假期期间,淄博火得发烫,原本是商家生意红火,大赚一把的好机会,但他因为怕造成秩序混乱,只能不情不愿地关店,损失可想而知。

  淄博鸭头小哥的遭遇不仅仅折射了一个小贩的苦难,也揭示出了现今社会中一个愈演愈烈的流量经济浪潮现象。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流量经济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涌入这个领域,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粉丝。

  客观而言,淄博爆火的鸭头小哥,因一身肌肉和极度社恐的表情走红,小哥的鸭货店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上班都要通过拥挤的人群,这让他吃了一波网红红利。然而,鸭头小哥被网络捧红过后,又迅速沦为“网络造神”的牺牲品。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如果说流量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很显然,目前小哥因此受到的伤害,已经大于他从中尝到的甜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淄博鸭头小哥就是想安心做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想被外界干扰。他甚至在开直播时关闭了打赏功能,不像某些网红那样只为了赚钱。普通人的生活和梦想,不应该被突如其来的流量摧毁,尤其是这种流量其实并非其主动谋求,而是在他人推波助澜而来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围观者”都不应将骚扰和审视视为理所当然。

  我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从淄博鸭头小哥的遭遇来看,有的网友未经鸭头小哥允许便产生肢体接触,甚至各大媒体也紧随热点前往小哥的店铺探访,并大肆挖掘甚至肆意歪曲其真实的创业经历,由此可见,流量经济思维之下,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很严重的公共场所骚扰事件。

  言而总之,抽离出事件本身,我们当理性看待流量的双面影响。追逐热度和流量无可厚非,但不能失去最基本的道德和尊重。过度的关注搜索是伤害,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淄博鸭头小哥”安心做生意,不要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