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为什么总有人能拆掉承重墙

2023年05月05日 06:58   来源:光明网   龙之朱

  这两天,哈尔滨一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导致全楼被疏散安置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4月28日发现事发楼栋承重墙被破坏后及时上报,各级部门随即介入处理,全楼200户左右的居民受到影响,部分居民已被安置在宾馆,该事件目前正在处置中。此前有媒体报道,事发居民楼共31层,已有多层出现开裂现象,居民希望定价赔偿,所涉200多户业主总计损失约1.6亿元。

  这个五一,数亿人在春风中游玩踏青,可哈尔滨这200多户的五一算是彻底报废了。仅仅一户人家恣意乱拆承重墙,就裹挟了这么多人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他们的愤怒可想而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私自拆除承重墙,不仅要承担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还要承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罚款的行政责任。不仅如此,在刑事方面,租户及施工人员私自拆除承重墙,造成楼房变危楼,危害公共安全,可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这方面,有案例可循,2021年,浙江杭州一小区住户在装修自家房屋时敲掉承重墙,导致整栋楼房成了危房。因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户业主、包工头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按说,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构件,承重墙十分坚固,并不容易拆掉。那么,为什么总有人能在装修时拆掉承重墙呢?在这起事件中,涉事租户及施工方的胆大妄为,自不待言,相信等待他们的是严厉的惩罚。但仅仅指出这些,显然过于粗疏和“线条化”,需要仔细捋一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从网友上传的图片和视频看,这个租户拆墙的“动静”委实不小。不仅朝外的窗户被房屋外边的大型挖掘机凿开,房间里边还放进去一个小型挖掘机,而疑似被砸掉的承重墙,也暴露出网状的钢筋……也就是说,租户的拆墙之举似乎是一场大肆张扬的土木工程。挖掘机拆墙时一定会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那么就不妨继续追问,这些大块头的机械设备,是如何运进小区、又是如何吊装到3楼的?

  如今的小区都是封闭管理,物业在机械设备进入时难道不问用途吗?还有,小区内的房屋装修都应该向物业报备,而物业在装修前、装修中,有没有履行提示、巡查、制止和报告等监管责任?

  物业如果完全不知,属于失职;如果知情而不制止,甚至听之任之,就理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毕竟,小区物业负有小区的日常管理责任,理应守好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门。

  目前,此事尚在调查处置中,但无论如何,也应明确具体责任,斩断伸向承重墙的黑手,以儆效尤,切实守护好公共安全。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为什么总有人能拆掉承重墙

2023-05-05 06:58 来源:光明网 龙之朱

  这两天,哈尔滨一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导致全楼被疏散安置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4月28日发现事发楼栋承重墙被破坏后及时上报,各级部门随即介入处理,全楼200户左右的居民受到影响,部分居民已被安置在宾馆,该事件目前正在处置中。此前有媒体报道,事发居民楼共31层,已有多层出现开裂现象,居民希望定价赔偿,所涉200多户业主总计损失约1.6亿元。

  这个五一,数亿人在春风中游玩踏青,可哈尔滨这200多户的五一算是彻底报废了。仅仅一户人家恣意乱拆承重墙,就裹挟了这么多人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他们的愤怒可想而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私自拆除承重墙,不仅要承担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还要承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罚款的行政责任。不仅如此,在刑事方面,租户及施工人员私自拆除承重墙,造成楼房变危楼,危害公共安全,可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这方面,有案例可循,2021年,浙江杭州一小区住户在装修自家房屋时敲掉承重墙,导致整栋楼房成了危房。因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户业主、包工头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按说,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构件,承重墙十分坚固,并不容易拆掉。那么,为什么总有人能在装修时拆掉承重墙呢?在这起事件中,涉事租户及施工方的胆大妄为,自不待言,相信等待他们的是严厉的惩罚。但仅仅指出这些,显然过于粗疏和“线条化”,需要仔细捋一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从网友上传的图片和视频看,这个租户拆墙的“动静”委实不小。不仅朝外的窗户被房屋外边的大型挖掘机凿开,房间里边还放进去一个小型挖掘机,而疑似被砸掉的承重墙,也暴露出网状的钢筋……也就是说,租户的拆墙之举似乎是一场大肆张扬的土木工程。挖掘机拆墙时一定会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那么就不妨继续追问,这些大块头的机械设备,是如何运进小区、又是如何吊装到3楼的?

  如今的小区都是封闭管理,物业在机械设备进入时难道不问用途吗?还有,小区内的房屋装修都应该向物业报备,而物业在装修前、装修中,有没有履行提示、巡查、制止和报告等监管责任?

  物业如果完全不知,属于失职;如果知情而不制止,甚至听之任之,就理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毕竟,小区物业负有小区的日常管理责任,理应守好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门。

  目前,此事尚在调查处置中,但无论如何,也应明确具体责任,斩断伸向承重墙的黑手,以儆效尤,切实守护好公共安全。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