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 强化失智老人整合照顾模式

2023年04月11日 07: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唐 咏

  提要:

  整合照顾模式包括机构式、社区式与居家式等多元服务模式,如此才能为失智老人提供可持续性的长期照顾服务。在服务中,要强调老年人照顾并非仅是哪一方的独立责任,而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维持老年人有尊严的生活,这需要照顾模式有统一规划,并注意政策整合。

  目前社会防范老年期失智的风险意识淡薄,失智老人整合照顾服务设施和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费用缺乏制度性保障。虽然社会民办养老机构的照顾服务逐渐得到青睐,但因其服务价格偏高以及服务功能有限,失智老人仍旧依靠家庭照顾,照顾者不堪重负。在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且养老服务欠缺的环境下,政府和学界应共同关注此现象,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有效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并构建失智老人整合照顾模式。

  一、失智老人照顾呈现新特征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940716人,占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17人,占3.2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39个百分点。全市11个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的区有1个,小于7%的区有10个。进一步推算,伴随老年人口死亡率降低和不同出生队列进入老年人口行列,失智老人比重增加迅速。近年,在政府高度重视下,失智老人照顾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但由于受人口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等因素影响,这一问题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如下两方面的新特征。

  失智老人数量增长速度快且生活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情况显示,失智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而机构也不得不酌情选择入住老人,因为部分机构面临人才短缺且工作量大的困难,较少接受失智严重的老人,而现有的居家和社区养老,也较难实现对失智老人最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

  失智老人家庭照顾者承载压力大。照顾失智老人是艰巨而繁琐的工作,需要爱心、孝心和耐心并存,照顾者在时间、体力、精力及情绪方面都易受影响,内在和外在压力会降低照顾者的因应能力,导致其身心受损。深入调查发现,照顾者身心压力大,常因体力不支而出现各种症状,许多家庭因老人失智而导致医药费用支出增大,家庭形态也发生改变,家庭关系恶化。

  二、为何需强化失智老人整合照顾模式

  照顾失智老人的历程是漫长的,且照顾者常因老人的失智程度和状况而产生不同的情况,照顾者经验也呈现迥异面貌。质性研究具有弹性、思辨、探索参与者经验等特质。尽管目前国内外对于失智老人照顾者的研究比较重视,但是停留在失智老人的研究居多,深入研究照顾者的较少,仅有研究也多局限于医学领域,而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层面来探索的研究则更少,这对于人们真正理解失智老人有许多缺憾。

  在学术价值方面,从发展知识的角度来说,虽然以往有不少关于老人家庭照顾的研究,但他们基本把家庭照顾看作是一个压力过程,对照顾者只有负面意义,并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加以解释,这种看法不够全面,只道出照顾者的部分经验,研究结论中的孝责任和家庭支持为老年学领域增加了有价值的知识:将家庭照顾作为照顾失智老人的首选,照顾老人容易引发家庭问题,如果失智老人家庭能在早期处理好这些事情,则进入机构的时间可以延迟。

  在应用价值方面,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空间巨大。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社工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就全球性的老人照顾经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失智老人整合照顾及老年社工发展仍然有许多可改进空间。在此背景下,专业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储备工作有待加强。

  现阶段,失智老人照顾主要采纳了碎片化的传统路径。根据老人的居住地和照顾服务提供者,将老人照顾分为居家照顾、社区照顾和机构照顾三种形式。调查发现,上述三种照顾形式各有利弊,它们分别适应某一年龄段老年人的照顾需求。居家照顾难以协调家庭过重的养老负担,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社区照顾模式对社区内的非正式社会支持,以及对政府的经济资助有相对较高的要求,短时间内难以完善。机构照顾模式投资大,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以来的老年政策,未全面考虑不同年龄段老人的需求,以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将老人的照顾问题割裂为居家、社区和机构照顾。老人65岁后,将相继迈过低龄、中龄和高龄阶段,其中失智老人对于照顾的需求最强,尤其是老人服务之间的衔接。事实证明,居家、社区和机构照顾之间应该实现有效衔接,老人的多元需求要以整合照顾理念作为支持以及整体化的老年政策作为后盾。

  尽管养老服务多元化的改革实践,已积累一些经验,但目前依旧存在部分困难。在福利观念上过分强调政府责任,持此观点人员认为,养老服务基本是政府责任。阻力来自分属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分割。整合照顾模式的建立将涉及多部门,在实践层面上,资源相对独立的部门间较难达成共识,从而延缓并导致实践难以深入。

  三、强化建立失智老人整合照顾模式的对策

  整合照顾模式包括机构式、社区式与居家式等多元服务模式,如此才能为失智老人提供可持续性的长期照顾服务。在服务中,要强调老年人照顾并非仅是哪一方的独立责任,而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维持老年人有尊严的生活,这需要照顾模式有统一规划,并注意政策整合。

  高度重视失智老人照顾问题,具体制定失智老人整合照顾制度和规划。失智老人长期照顾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和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需要生活照顾的人力资源和医疗康复的卫生资源。失智老人不但需要日常生活护理,同时需要正常的经济保障、健康维护和精神慰藉,及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服务。政府应建立服务、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整合照顾服务,根据失智老人需求制定管理制度,即不同层级的照料对象应去相对应的照顾服务机构接受服务。

  合理协调养老服务中不同部门的责任。老年人特别是失智老人不仅需要健康照顾,更需要日常生活帮扶,综合化和一站式的服务尤为重要。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部门之间,需更合理安排,打破健康与社会照顾之间的边界,以整合方式对其统一调配。

  合理配置照顾资源,鼓励非正式照顾服务机构发展。非正式照顾是失智老人不可替代的部分,未来可通过向非正式照顾服务供给者或接受者提供补贴或津贴形式鼓励非正式服务的发展。

  建立跨学科失智老人服务团队,实施有效个案管理。失智老人服务包括个人照顾、医疗照顾和社会照顾,他们的服务团队建设应包括不同学科(医学、护理、社工、康复等)背景人员,这样才能向失智老人提供完整且连续的照顾,满足被照顾者的需求。对于服务团队,进行弹性的管理,建立有效的个案管理机制。

  老化是自然的事情,老龄化社会已成为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必然现象。面对此潮流,政府也应随时代不同,分别推出多种照顾方案及服务措施,并因应需求调整政策方向。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整合照顾服务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而言是有益的,将国家、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整合进入照顾服务供给模式之中,互相补充,有效提升失智老人照顾服务的质量。逐渐从过去的碎片化思维和政策导向中脱离出来,从强调机构式照顾导向更具可近性与人性化的居家及小区化照顾。现阶段在地老化政策落实及各相关机制配合,仍有许多值得努力的空间,建立家庭、社区、专业机构的立体型整合照顾服务传递平台,并向整合方向发展,才能有效提升照顾服务质量,并满足失智老人个性化需求。(作者系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是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为SZ2021B027)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 强化失智老人整合照顾模式

2023-04-11 07: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唐 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