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绿币厕所”惹争议:环保践行需要双向互动

2023年04月11日 07:04   来源:红网   高许芳

  4月9日,“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共厕所需凭借空瓶进入”一事冲上了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根据视频得知,该厕所需要拿矿泉水瓶兑门票才能进去。但是在视频中,可以发现该事件中的厕所写有“绿币厕所”字样,随后该公厕的建设组织绿色江河回应称,该厕所不是旅游厕所,而是为了提高大家环保意识专门建立的公益厕所。紧接着,有更多网友发现,在紧挨着“绿币厕所”指路牌的下方,就是该游客要找的公厕。

  从视频来看,甘孜旅游景点确实存在有“绿币厕所”和“公共厕所”这两个厕所,景点建设这个公益厕所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旅客环保意识,保护当地自然环境。视频中提到了,旁边的公厕因为维修关闭,而“绿币厕所”的员工却坚持不让游客进入如厕。尽管绿色江河的官方通告中解释了在特殊情况下该如何如厕,但是在那种着急的状况下,让人们看完冗长的如厕介绍确实有些不现实。

  环保活动实施困难的背后,是组织者和大众之间缺少良好的双向互动。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许多环保公益活动也应运而生。这种行为既能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也能减轻环境压力,本该是个好行为。但由于不少组织在推行环保活动时,没有考虑到活动实地实施的可行性,并且缺少变通,反而使活动的推行遇到了许多阻碍。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话虽如此,但在严格执行规定、规则的同时,是否可以多一些人性化的变通?环保工作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更人性化一些?

  其次,普通大众也要加强环保意识,要主动地去配合环保理念的实施,只有双方协同发力,整个环境才能够得到良好改善。随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水平也在不断攀升,人们都能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环保理念的落地、环保活动的切实开展,仍需要大众有耐心,有细节。就拿“绿币厕所”这件事来说,既然山下的厕所坏了,人们是否可以去右边的公厕看一看?又或者人们是否可以主动去加入这个活动,捡起一些空瓶?环保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人们在细节上付出努力。如果大家都愿意主动付出行动,小小的行为堆积起来也能刮起巨大的风浪。

  在环保这件事上,如果说活动组织者是扭转局势的齿轮,那么普通大众就是使整个轮盘转动起来动力。只有双方都愿意配合,迈出那一步,实现良好的双向互动,整个社会的环保之路才能更加光明。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绿币厕所”惹争议:环保践行需要双向互动

2023-04-11 07:04 来源:红网 高许芳

  4月9日,“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共厕所需凭借空瓶进入”一事冲上了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根据视频得知,该厕所需要拿矿泉水瓶兑门票才能进去。但是在视频中,可以发现该事件中的厕所写有“绿币厕所”字样,随后该公厕的建设组织绿色江河回应称,该厕所不是旅游厕所,而是为了提高大家环保意识专门建立的公益厕所。紧接着,有更多网友发现,在紧挨着“绿币厕所”指路牌的下方,就是该游客要找的公厕。

  从视频来看,甘孜旅游景点确实存在有“绿币厕所”和“公共厕所”这两个厕所,景点建设这个公益厕所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旅客环保意识,保护当地自然环境。视频中提到了,旁边的公厕因为维修关闭,而“绿币厕所”的员工却坚持不让游客进入如厕。尽管绿色江河的官方通告中解释了在特殊情况下该如何如厕,但是在那种着急的状况下,让人们看完冗长的如厕介绍确实有些不现实。

  环保活动实施困难的背后,是组织者和大众之间缺少良好的双向互动。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许多环保公益活动也应运而生。这种行为既能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也能减轻环境压力,本该是个好行为。但由于不少组织在推行环保活动时,没有考虑到活动实地实施的可行性,并且缺少变通,反而使活动的推行遇到了许多阻碍。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话虽如此,但在严格执行规定、规则的同时,是否可以多一些人性化的变通?环保工作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更人性化一些?

  其次,普通大众也要加强环保意识,要主动地去配合环保理念的实施,只有双方协同发力,整个环境才能够得到良好改善。随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水平也在不断攀升,人们都能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环保理念的落地、环保活动的切实开展,仍需要大众有耐心,有细节。就拿“绿币厕所”这件事来说,既然山下的厕所坏了,人们是否可以去右边的公厕看一看?又或者人们是否可以主动去加入这个活动,捡起一些空瓶?环保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人们在细节上付出努力。如果大家都愿意主动付出行动,小小的行为堆积起来也能刮起巨大的风浪。

  在环保这件事上,如果说活动组织者是扭转局势的齿轮,那么普通大众就是使整个轮盘转动起来动力。只有双方都愿意配合,迈出那一步,实现良好的双向互动,整个社会的环保之路才能更加光明。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