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绝不能流于形式

2023年03月29日 07:10   来源:南方日报   维辰

  针对不少家长反映的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的问题,日前,上海市消保委测试了20款市场主流视频、短视频、直播APP。

  总的来看,青少年模式实现了“从无到有”,有待于向“从有到优”迈进。2019年以来,网络平台陆续推出青少年模式,不同程度地对使用时长、充值打赏等功能进行限制,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此次测试仍发现了一些漏洞和不足:其一,部分APP深夜时段还是可以正常使用;其二,这些APP都宣称在青少年模式中将“精选一批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优质内容”“推荐教育、知识等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实际上该模式下视频数量锐减,甚至完全没有;其三,内容池分龄匹配度不高,如向4岁儿童、14岁学生推荐的竟是同一部动画片。作为市场主流APP,本不该如此“带头”。

  不可否认,打磨青少年模式是个精细活。尤其是一些相对复杂的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如针对不同年龄未成年网民提供不同内容,更像是向青少年“精选”适宜内容的升级版,分龄设计的刻度更细、难度更大。然而,深夜禁用等基础功能形同虚设,就不禁让人心生疑虑:究竟是平台技术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让青少年模式名副其实,关键要靠平台落实。青少年模式下,技术把关更严格,内容门槛也更高,部分平台担心未成年用户群体流向限制较为“宽松”的APP,于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明面上执行了青少年模式,又暗地里留下诸多口子。上海市消保委呼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平衡好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将青少年模式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类似的“硬约束”也不可或缺。

  还应注意到,青少年模式不能止于简单地“筑墙”。如果一旦开启青少年模式,视频数量就锐减,内容单调枯燥,甚至啥都看不了,该模式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去年底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85.9%的未成年网民知道青少年模式,没设置过该模式的比例为37.7%。44.1%的未成年网民、40.1%的家长、46.2%的教师认为青少年模式效果一般或不太有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模式的用户规模和实施效果。

  国家网信办日前表示,今年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在丰富分龄内容的同时,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让模式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在不断推动青少年模式改良升级的大势之下,被动应付、敷衍了事不是长久之计,主动在内容池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让青少年模式管用,让未成年网民爱用,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青少年模式绝不能流于形式

2023-03-29 07:10 来源:南方日报 维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