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为乡村振兴注入体育动力

2023年03月28日 07:30   来源:光明日报   黄小异

  助威工具是不锈钢盆,奖品是鱼鲜果蔬,啦啦队表演是少数民族舞蹈……近日,被网友戏称为“村BA”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的2万人球场座无虚席,不少后排观众甚至站在梯子上观看,各媒体的线上直播间也是异常火爆,纯粹的体育热情感染着现场和屏幕前的人们。

  近年来,随着“双奥”的成功举办,以及我国运动健儿在各项赛事中的出色发挥,竞技体育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然而,类似“村BA”这样的群众体育比赛,则鲜有广泛关注度。贵州“村BA”的成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容易被忽视的群众体育赛事。一块空地、简单的基础设施、几支临时组成的球队,群众体育赛事的“草根性”让人感受到体育的本真,看到生活中体育的模样。在这里篮球与专业无关,只与热爱有关。

  “村BA”的成功,展示了群众体育比赛的魅力,也让人看到群众体育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据贵州省体育局数据显示,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乡镇赛、县区赛、市州半决赛共开展5457场比赛,覆盖446.75万群众,这项由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赛事,在全省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的同时,有效带动了举办地旅游、文化、经济等发展。据统计,截至3月25日,球迷们在网络平台搜索当地餐饮、宾馆、超市的需求量,较比赛前一周增长11倍。依托体育赛事活动,乡村产业内容得到丰富,乡村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还能推动人口素质的综合提升。“村BA”的一场场篮球赛不仅丰富了乡村群众的农闲时光,还让大家锻炼了身体。篮球等团队体育运动,更能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增强村镇凝聚力和向心力。体育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同时,同样助力群众精神面貌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乡村体育发展,仅仅依靠群众的体育热情远远不够,还需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如何加快农村体育发展,组织开展好乡村全民健身活动,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是各地需细细思考斟酌之处。台盘村有篮球基础,其他各地若能就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好足球、篮球、排球等大众运动,武术、舞龙、舞狮、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体育活动,则可促进更多的“村BA”现象的涌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体育联系千家万户,全民健身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农村体育则是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广大乡村人民的业余生活内容,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以及满意感,让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做好有效衔接,体育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为乡村振兴注入体育动力

2023-03-28 07:30 来源:光明日报 黄小异

  助威工具是不锈钢盆,奖品是鱼鲜果蔬,啦啦队表演是少数民族舞蹈……近日,被网友戏称为“村BA”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帷幕。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的2万人球场座无虚席,不少后排观众甚至站在梯子上观看,各媒体的线上直播间也是异常火爆,纯粹的体育热情感染着现场和屏幕前的人们。

  近年来,随着“双奥”的成功举办,以及我国运动健儿在各项赛事中的出色发挥,竞技体育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然而,类似“村BA”这样的群众体育比赛,则鲜有广泛关注度。贵州“村BA”的成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容易被忽视的群众体育赛事。一块空地、简单的基础设施、几支临时组成的球队,群众体育赛事的“草根性”让人感受到体育的本真,看到生活中体育的模样。在这里篮球与专业无关,只与热爱有关。

  “村BA”的成功,展示了群众体育比赛的魅力,也让人看到群众体育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据贵州省体育局数据显示,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乡镇赛、县区赛、市州半决赛共开展5457场比赛,覆盖446.75万群众,这项由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赛事,在全省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的同时,有效带动了举办地旅游、文化、经济等发展。据统计,截至3月25日,球迷们在网络平台搜索当地餐饮、宾馆、超市的需求量,较比赛前一周增长11倍。依托体育赛事活动,乡村产业内容得到丰富,乡村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还能推动人口素质的综合提升。“村BA”的一场场篮球赛不仅丰富了乡村群众的农闲时光,还让大家锻炼了身体。篮球等团队体育运动,更能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增强村镇凝聚力和向心力。体育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同时,同样助力群众精神面貌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乡村体育发展,仅仅依靠群众的体育热情远远不够,还需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如何加快农村体育发展,组织开展好乡村全民健身活动,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是各地需细细思考斟酌之处。台盘村有篮球基础,其他各地若能就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好足球、篮球、排球等大众运动,武术、舞龙、舞狮、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体育活动,则可促进更多的“村BA”现象的涌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体育联系千家万户,全民健身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农村体育则是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广大乡村人民的业余生活内容,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以及满意感,让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做好有效衔接,体育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