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尊重它们 也是保护自己

2023年03月21日 07:20   来源:钱江晚报   胡欣红

  近日,河北唐山动物园一男子私自闯进大熊猫馆近距离逗大熊猫一事,引发了舆论热议。

  在很多人印象中,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应该没啥攻击性。殊不知,属于熊科的大熊猫外表“萌兽”实则也是“猛兽”,从其“食铁兽”的古称之中亦可见一斑。大熊猫虽然现在以卖萌为主,但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一旦被逼急了,也会做出令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人工饲养的比较温顺,但不代表没脾气,一旦出现伤亡,谁来负责?该男子的行为,令人捏了一把汗。事实上,这样的担忧绝非多余。查阅以往新闻,看似呆萌的大熊猫其实有过多次伤人记录。北京动物园从2003年到2016年,就发生了4次大熊猫咬人的事件。

  人和熊猫都没有受到伤害,固然值得庆幸,但这种不文明的游玩行径,却不能一笑了之。近年来,因游客在参观游览动物园的过程中不守规则导致的猛兽袭人事件时有发生。

  血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但此后依然有人无视规则,任性而为。男子翻护栏零距离逗熊猫,场景和动物虽然不一样,但性质如出一辙。这种随意破坏规则,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行径,也再度引发公愤。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度上演,值得深思。

  游客是自身生命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于肆意践踏规则的游客,不能因为没引发后果就不了了之,除了考虑纳入黑名单之外,还应该按照相关法规,追究其责任。几年前,一位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不听园内工作人员的劝阻冲向虎群,就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男子翻护栏零距离逗熊猫发生后,涉事男子已被警方带走,相信其会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游客要为自己的错误行径负责,园方也要加强管理,切实防患未然。据悉,唐山动物园的大熊猫馆装有玻璃护栏,将游客和熊猫分开。虽然不知道涉事男子是怎么进去的,但既然能翻进去,就表明玻璃护栏的高度还存在一定的“攀爬”空间,防得了“君子”,但防不住“小人”。园方应以此为戒,既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更要切实提升安保措施,不让破坏规则的人有空子可钻。

  文明游园是每个游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不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既是对动物的保护与尊重,也是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尊重它们 也是保护自己

2023-03-21 07:20 来源:钱江晚报 胡欣红

  近日,河北唐山动物园一男子私自闯进大熊猫馆近距离逗大熊猫一事,引发了舆论热议。

  在很多人印象中,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应该没啥攻击性。殊不知,属于熊科的大熊猫外表“萌兽”实则也是“猛兽”,从其“食铁兽”的古称之中亦可见一斑。大熊猫虽然现在以卖萌为主,但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一旦被逼急了,也会做出令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人工饲养的比较温顺,但不代表没脾气,一旦出现伤亡,谁来负责?该男子的行为,令人捏了一把汗。事实上,这样的担忧绝非多余。查阅以往新闻,看似呆萌的大熊猫其实有过多次伤人记录。北京动物园从2003年到2016年,就发生了4次大熊猫咬人的事件。

  人和熊猫都没有受到伤害,固然值得庆幸,但这种不文明的游玩行径,却不能一笑了之。近年来,因游客在参观游览动物园的过程中不守规则导致的猛兽袭人事件时有发生。

  血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但此后依然有人无视规则,任性而为。男子翻护栏零距离逗熊猫,场景和动物虽然不一样,但性质如出一辙。这种随意破坏规则,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行径,也再度引发公愤。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度上演,值得深思。

  游客是自身生命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于肆意践踏规则的游客,不能因为没引发后果就不了了之,除了考虑纳入黑名单之外,还应该按照相关法规,追究其责任。几年前,一位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不听园内工作人员的劝阻冲向虎群,就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男子翻护栏零距离逗熊猫发生后,涉事男子已被警方带走,相信其会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游客要为自己的错误行径负责,园方也要加强管理,切实防患未然。据悉,唐山动物园的大熊猫馆装有玻璃护栏,将游客和熊猫分开。虽然不知道涉事男子是怎么进去的,但既然能翻进去,就表明玻璃护栏的高度还存在一定的“攀爬”空间,防得了“君子”,但防不住“小人”。园方应以此为戒,既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更要切实提升安保措施,不让破坏规则的人有空子可钻。

  文明游园是每个游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不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既是对动物的保护与尊重,也是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