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找回被“偷”走的睡眠

2023年03月21日 07:08   来源:南方日报   戴先任

  “熬夜会增加患癌风险,属于2A类致癌物。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高雪梅呼吁公众关注睡眠健康。“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年轻人成失眠主力军之一”……近年来,睡眠健康话题一直受到公众高度关注。

  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表明,1900年以来,人们的日睡眠时间以每年0.71分钟的速度递减。设立“世界睡眠日”,正是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睡眠问题反倒越来越严重,并非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如以前,而是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着睡眠。

  如一些人失眠,是因为心情浮躁、逞强好胜、心神不定;在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学业压力、工作压力、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一些人睡眠越来越少;有的则是“夜生活”太丰富,不愿意睡……

  不管是什么原因,逐年递减的睡眠时间,正在成为人们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头号敌人。仿若一台被自激的机器,在夜晚不想成眠,在清醒状态中拼命工作,由是,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已经高达38%。人们在睡眠方面做“减法”,最终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减法”。

  睡眠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熬夜属于2A类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这并非危言耸听。长期失眠还可能引起抑郁症、健忘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必须要正视。

  2023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老年人,都要谨记“良好睡眠,健康同行”。要遵从自然规律,找回不知不觉被“偷”走的睡眠,不要再做“特困户”,这样才能与健康同行。在这个快节奏“跑死马”的社会,忙碌的人们真该停下来,好好补补觉了。

  值得提及的是,随着电灯、电视、互联网的普及,黑夜可以变成白昼,夜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科技进步、生活便捷,反倒成了阻碍睡眠的重要原因。对此,全社会需要重视起来、有所觉悟,不要再让失眠成为时代发展进步难以摆脱的“副作用”。懂得取舍之道,在欲望、生活等方面做“减法”,才能在睡眠、健康等方面做“加法”。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找回被“偷”走的睡眠

2023-03-21 07:08 来源:南方日报 戴先任

  “熬夜会增加患癌风险,属于2A类致癌物。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高雪梅呼吁公众关注睡眠健康。“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年轻人成失眠主力军之一”……近年来,睡眠健康话题一直受到公众高度关注。

  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表明,1900年以来,人们的日睡眠时间以每年0.71分钟的速度递减。设立“世界睡眠日”,正是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睡眠问题反倒越来越严重,并非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如以前,而是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着睡眠。

  如一些人失眠,是因为心情浮躁、逞强好胜、心神不定;在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学业压力、工作压力、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一些人睡眠越来越少;有的则是“夜生活”太丰富,不愿意睡……

  不管是什么原因,逐年递减的睡眠时间,正在成为人们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头号敌人。仿若一台被自激的机器,在夜晚不想成眠,在清醒状态中拼命工作,由是,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已经高达38%。人们在睡眠方面做“减法”,最终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减法”。

  睡眠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熬夜属于2A类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这并非危言耸听。长期失眠还可能引起抑郁症、健忘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必须要正视。

  2023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老年人,都要谨记“良好睡眠,健康同行”。要遵从自然规律,找回不知不觉被“偷”走的睡眠,不要再做“特困户”,这样才能与健康同行。在这个快节奏“跑死马”的社会,忙碌的人们真该停下来,好好补补觉了。

  值得提及的是,随着电灯、电视、互联网的普及,黑夜可以变成白昼,夜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科技进步、生活便捷,反倒成了阻碍睡眠的重要原因。对此,全社会需要重视起来、有所觉悟,不要再让失眠成为时代发展进步难以摆脱的“副作用”。懂得取舍之道,在欲望、生活等方面做“减法”,才能在睡眠、健康等方面做“加法”。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