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探索宠物法律权益,映照现代文明水位

2023年03月11日 07:01   来源:红网   姜先杰

  3月7日,作为长期跟动物打交道的高级兽医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大英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利军表示,网络上多次曝出虐杀小动物(宠物)事件,立法是解决这一困扰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宠物保护法要对宠物主不按规定给宠物登记和免疫,以及宠物扰民、伤人、弃养等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对于虐待宠物的行为,也应当进行处理,“严重者或可入刑。”(3月9日 澎湃新闻)

  代表委员热议民生关切,展望美好图景,很多都是从具体细微的细节入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唐利军的话语,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下不少人的心声。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城镇犬猫市场的消费规模达2490亿元。从时间轴上看,这些数字最近可能还会有所变化,而这背后的趋势则是很多现代人已经把宠物纳入到家庭生活之中,甚至很多人已经对它们衍生出“视若亲人”的亲切感。譬如称宠物犬为“毛孩子”,就是人与宠物之间一种亲密无间的体现。

  当城镇宠物数量以“亿”计之时,一些关于法律上的问题,也必然要放在桌面上讨论。当唐利军所表示“虐待宠物严重者可入刑”后,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大家的意见比较分野:有质疑“为什么只对宠物,难道养殖场的鸡鸭猪牛羊不是动物?”也有赞成 “虐待动物是人格缺陷的一种表现,应该干预,不然对社会也是隐患”。众说纷纭之中,反映出对于宠物权益的不同认知。揆诸现实来看,不管是虐待还是弃养宠物,不仅在道德层面无法站立,更可能造成扰民伤民、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等负面影响,不被现代文明所容。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说,唐利军所言“立法是解决这一困扰的有效手段”,不失为一种探索。

  既然是探索,就必定有“吃螃蟹者”。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就规范养犬等动物防疫领域作出规定。《条例》规定,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违者最高罚款1万元。遗弃饲养的犬只的,由养犬登记机关收容犬只,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同年5月,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第245期《羊城论坛》,有专家建议广州可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出台宠物市场管理地方立法。从在地方法规当中明确规定禁止弃养宠物,到释放出宠物管理立法的信号,无疑都是不小的进步,其积极意义在于,在当下宠物已经深度融入城镇生活之中,并且出现诸多现实的问题,与其“避而不谈”,不如“迎难而上”。如此,也是一种“使力所向”。

  探索宠物法律权益,映照现代文明水位。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虐待动物,还是宠物伤人,都造成了舆论场的两派对立。大家各说各话地打口水仗,凸显出关于宠物领域的立法尚不健全,需要“起而行之”。鉴于宠物具有财产与精神双重意义,它们的权益也当然需要重视。此次,唐利军的建议,或许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探索宠物法律权益,映照现代文明水位

2023-03-11 07:01 来源:红网 姜先杰

  3月7日,作为长期跟动物打交道的高级兽医师,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大英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利军表示,网络上多次曝出虐杀小动物(宠物)事件,立法是解决这一困扰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宠物保护法要对宠物主不按规定给宠物登记和免疫,以及宠物扰民、伤人、弃养等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对于虐待宠物的行为,也应当进行处理,“严重者或可入刑。”(3月9日 澎湃新闻)

  代表委员热议民生关切,展望美好图景,很多都是从具体细微的细节入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唐利军的话语,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下不少人的心声。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城镇犬猫市场的消费规模达2490亿元。从时间轴上看,这些数字最近可能还会有所变化,而这背后的趋势则是很多现代人已经把宠物纳入到家庭生活之中,甚至很多人已经对它们衍生出“视若亲人”的亲切感。譬如称宠物犬为“毛孩子”,就是人与宠物之间一种亲密无间的体现。

  当城镇宠物数量以“亿”计之时,一些关于法律上的问题,也必然要放在桌面上讨论。当唐利军所表示“虐待宠物严重者可入刑”后,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大家的意见比较分野:有质疑“为什么只对宠物,难道养殖场的鸡鸭猪牛羊不是动物?”也有赞成 “虐待动物是人格缺陷的一种表现,应该干预,不然对社会也是隐患”。众说纷纭之中,反映出对于宠物权益的不同认知。揆诸现实来看,不管是虐待还是弃养宠物,不仅在道德层面无法站立,更可能造成扰民伤民、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等负面影响,不被现代文明所容。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说,唐利军所言“立法是解决这一困扰的有效手段”,不失为一种探索。

  既然是探索,就必定有“吃螃蟹者”。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就规范养犬等动物防疫领域作出规定。《条例》规定,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违者最高罚款1万元。遗弃饲养的犬只的,由养犬登记机关收容犬只,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同年5月,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第245期《羊城论坛》,有专家建议广州可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出台宠物市场管理地方立法。从在地方法规当中明确规定禁止弃养宠物,到释放出宠物管理立法的信号,无疑都是不小的进步,其积极意义在于,在当下宠物已经深度融入城镇生活之中,并且出现诸多现实的问题,与其“避而不谈”,不如“迎难而上”。如此,也是一种“使力所向”。

  探索宠物法律权益,映照现代文明水位。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虐待动物,还是宠物伤人,都造成了舆论场的两派对立。大家各说各话地打口水仗,凸显出关于宠物领域的立法尚不健全,需要“起而行之”。鉴于宠物具有财产与精神双重意义,它们的权益也当然需要重视。此次,唐利军的建议,或许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