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鸿儒:以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2023年03月05日 07:02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加剧。要切实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亟需紧紧依靠创新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全社会力量聚集到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上来。

  第一,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是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潜力。近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表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将总体回升并有望向潜在增长速度回归。支撑这种回归的关键基础绝不仅仅是短期内的恢复性增长,更多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在多大程度上源自创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有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这就要从更大范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也需要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竞争新优势。

  第二,以创新保障安全。纵观世界主要大国兴衰史,科技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和变量之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破解的重大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既是为了补齐短期追赶的短板,也是为了筑牢长期引领的根基。必须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和主动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重大战略性领域加快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第三,以创新加速转型。从一些重要的科技产出指标看,我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离世界科技强国和全球领先创新中心仍有一定距离。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效率、质量等方面,还表现在很多我们尚未充分认识但却极为关键的领域,如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的影响力、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等。以一个更长的尺度看,我国的科技创新发生着结构性变革,从追赶型模式向引领型模式的重大转变正在加速。这种转变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顺利实现的,本质上是整个创新体系的转型,是系统性的能级跃迁,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制度创新是决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和转移的重要因素,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同性。只有处理好创新发展中政府、市场和社会,数量、质量和效能,自立、自强与开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从根本上改进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抢抓战略机遇期,自信自立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熊鸿儒)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熊鸿儒:以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2023-03-05 07:02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