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五块小钱,何以四两拨千斤

2023年02月23日 07:39   来源:钱江晚报   胡欣红

  这几天一大早,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堂异常热闹,每个档口都排起了长队。这都源自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最近推出的“限时半价早餐”,只要学生在7点之前到食堂吃饭,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作息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很多习惯于“夜生活”的年轻人,却很难做到。进入大学之后,早上起床没有了统一要求,很多学生就“放飞”自我了,晚睡晚起成了常态。大学生之所以晚睡晚起,有的是熬夜学习,有的则是忙于上网、刷剧……据调查,深夜不睡觉的大学生75%在进行线上娱乐活动。

  基于此,为了督促大学生早点休息,很多学校纷纷出台诸如到点强行熄灯断网之类的举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总会想到各种办法来破解,这种强制性的行动,收效不彰。相比之下,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用“半价早餐”吸引学生早起,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据了解,本次以学校补助、食堂让利的方式进行的半价早餐活动为期21天,旨在帮助同学们养成早起的习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自从开展福利活动之后,7点前食堂坐满了吃早饭的学生,可以说座无虚席。

  学校无非只是给了学生们一个“早起的理由”,何以引发如此巨大反响?除了看得见的那点“实惠”之外,更表明大学生们其实是知道早睡早起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只是不愿意被“强制”而已。如果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们不仅不领情,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这种“花式催早起”,以其因势利导的方式瞬间触动了学生们的“痛点”。三五块小钱,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值得点赞。

  “叫醒学生的不止是梦想,还有热气腾腾的半价早餐。”学校这波操作也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和实名羡慕,“怎么才能让我们大学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限时半价早餐”之所以为期21天,也颇有讲究。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学校希望借“半价早餐”这个由头,让学生们在早起中发现比半价早餐更有价值的“早起福利”,从而把新鲜感和“占便宜”转化为稳定的习惯。“这个学期我已经去吃了七八次早餐,早起之后,感觉一天都变长了。”从学生们的感慨之中,不难看到早起习惯正在养成之中。

  当然,养成好习惯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过了21天之后,学生们没了由头,还有多少人会主动早起?学校是不是还有财力继续搞几次“限时半价早餐”活动?学生早起的习惯只能靠看得见的实惠来刺激吗?如何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系列问题,依然引发深思。

  “限时半价早餐”的走红,启迪我们只要能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就可以走近和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自觉践行健康生活的理念。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三五块小钱,何以四两拨千斤

2023-02-23 07:39 来源:钱江晚报 胡欣红

  这几天一大早,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堂异常热闹,每个档口都排起了长队。这都源自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最近推出的“限时半价早餐”,只要学生在7点之前到食堂吃饭,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作息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很多习惯于“夜生活”的年轻人,却很难做到。进入大学之后,早上起床没有了统一要求,很多学生就“放飞”自我了,晚睡晚起成了常态。大学生之所以晚睡晚起,有的是熬夜学习,有的则是忙于上网、刷剧……据调查,深夜不睡觉的大学生75%在进行线上娱乐活动。

  基于此,为了督促大学生早点休息,很多学校纷纷出台诸如到点强行熄灯断网之类的举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总会想到各种办法来破解,这种强制性的行动,收效不彰。相比之下,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用“半价早餐”吸引学生早起,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据了解,本次以学校补助、食堂让利的方式进行的半价早餐活动为期21天,旨在帮助同学们养成早起的习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自从开展福利活动之后,7点前食堂坐满了吃早饭的学生,可以说座无虚席。

  学校无非只是给了学生们一个“早起的理由”,何以引发如此巨大反响?除了看得见的那点“实惠”之外,更表明大学生们其实是知道早睡早起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只是不愿意被“强制”而已。如果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们不仅不领情,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这种“花式催早起”,以其因势利导的方式瞬间触动了学生们的“痛点”。三五块小钱,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值得点赞。

  “叫醒学生的不止是梦想,还有热气腾腾的半价早餐。”学校这波操作也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和实名羡慕,“怎么才能让我们大学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限时半价早餐”之所以为期21天,也颇有讲究。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学校希望借“半价早餐”这个由头,让学生们在早起中发现比半价早餐更有价值的“早起福利”,从而把新鲜感和“占便宜”转化为稳定的习惯。“这个学期我已经去吃了七八次早餐,早起之后,感觉一天都变长了。”从学生们的感慨之中,不难看到早起习惯正在养成之中。

  当然,养成好习惯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过了21天之后,学生们没了由头,还有多少人会主动早起?学校是不是还有财力继续搞几次“限时半价早餐”活动?学生早起的习惯只能靠看得见的实惠来刺激吗?如何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系列问题,依然引发深思。

  “限时半价早餐”的走红,启迪我们只要能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就可以走近和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自觉践行健康生活的理念。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