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3000元收回2800元”,伪慈善为何总是禁绝不了

2023年02月23日 07:05   来源:光明网   秦川

  据报道,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个名为“云南波波”的短视频主播称资助凉山一名贫困老人3000元。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反转。老人表示,虽然主播给她了3000元,但是拍完视频后又收回2800元……当地多名村民及村干部确认,该主播在村里拍摄的多条视频内容均为“自导自演”。目前,涉事的短视频账号已经被封禁,该主播也被行拘。

  如此自导自演,主播博眼球吸粉、靠流量变现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骗钱。这种行为以慈善之名弄虚作假,玷污慈善形象,还构成了双重欺骗,既欺骗了老人,也欺骗了为其打赏的网友。

  愚弄老人,其行可鄙,消费善心,恶莫大焉。具体到这一案例,其恶劣之处不止于此。报道提供了一个细节,老人表示,这名主播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找她借了500元,说用来拍视频。当时,她借了400元给主播,拍完视频又还了回来。老人说,因为语言不通,她也不知道主播拍视频的目的是什么。蒙骗一个善良的老人,给她遭受的心理阴影恐怕短期内不会消除。

  更值得鄙薄的是,该主播在另一个视频中称,当地一对姐弟两人每天上山背柴,平时只能吃土豆,而且姐姐因为没有户口,虽然成绩很好,但只能在家中放羊。调查显示,姐姐表示,该主播告诉她,要是能拍视频,就能够得到衣服和钱,“这些都是那个叔叔教的。”事实证明,该主播所称的姐弟两人辍学并不属实。

  相关部门已经对其依法行政拘留,令人拍手称快。但仍需追问,当地已经多次发生类似事件,甚至同一主播三番两次顶风作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有效遏制此类乱象?一方面,应依法严惩。像此类欺诈行为,是否涉嫌诈骗?如果触犯了刑法中的诈骗罪,就应该付出更严厉的代价。对于这类主播来说,通过炮制在凉山“做慈善”的短视频,又能吸粉又能变现,获利颇丰。如果违法成本过低,他们在畸形利益驱动之下必然铤而走险,难以有效消除此类诈捐现象。

  另一方面,应强化防范。此类事件一出,短视频平台大都采取封号处理。这种处理当然是应该的。问题是,平台有没有基本的甄别机制?能否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平台应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启动一键叫停机制,不能等到舆情关注到之后才有作为。

  以慈善之名做出伤害慈善的事,以帮助弱者之名做出伤害弱者的事,这样的行为于法不容。依法严惩,强力防范,方能有效遏制此类乱象。类似事件一再发生,平台有责任筑牢相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机制。如果平台也受流量所驱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此类乱象就难以绝止。而对于网友来说,碰到此类视频也要留个心眼,不要轻易打赏。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资助3000元收回2800元”,伪慈善为何总是禁绝不了

2023-02-23 07:05 来源:光明网 秦川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