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篮球架,搭好小滑梯,设置隔音墙……经过持续改造,北京首个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正式完工。曾经“封闭昏暗、通行不便”的天宁寺桥桥底,如今成了兼具运动场与儿童乐园功能的休闲场地。
几十年来,在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中,随着道路、公路、轨道交通的兴建,形成了千余处立交桥桥下空间。这其中有被用作公交场站和环卫、交管等城市运行保障点的,但更多的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相关部门曾对中心城区桥下空间做过摸排,发现私搭乱建、违规停车、违规堆料和堆垃圾、未贴引导标志等情况广泛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乃至安全隐患。不久前,《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印发实施,正是要遏制违规侵占、无序使用,想方设法开发这些桥下空间的积极价值。
“城市即人”,从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才能将零散的“消极空间”拓展成高效的生活空间。近些年,像天宁寺桥这样的改造计划一直在进行中——顺义区俸伯桥下是减河公园及潮白河,为满足市民观景需求,桥下修建木制座椅、健身器材,桥上增设环形步道、夜光跑道,桥本身也成了城市一景;二环路上的雍和宫桥承担着过街通行、社会停车等多重功能,一度十分拥挤,重新规划后实现了人车分离,还可向市民提供百余个停车位……无论是独具匠心的景观绿化,还是触手可及的便民服务,抑或是眼下功能多元的休闲场地,围绕自身特点与周边群众需求进行创新优化,是提升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的宝贵经验。
每一个城市的小空间、小角落,都装着老百姓的大生活。大量的“犄角旮旯”,如果放着不管,就是碍眼又碍事的“死角”;反之一旦用好,就能发挥相当大的便民利民作用。特别是对“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来说,人口众多带来多元诉求,但公共资源又是有限的,一味做增量并不现实,尤须最大限度激活既有存量空间。比如,在背街小巷、胡同深处见缝插绿,打造精致实用的口袋公园;将社区闲置房屋拾掇出来,开设方便居民的社区食堂、球馆或儿童自习室……城市治理者主动去发现资源、对接需求,一个平方一个平方去设计,一定能唤醒更多城市空间,从细小之处优化城市肌理。
一地一桥一路焕新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的提升。期待更多“微改造”“精提升”给市民带来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让我们的城市永葆鲜活生命力。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