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竞赛”屡禁不绝,家长责任不可忽视

2023年01月31日 06:59   来源:红网   闭馨月

  1月2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提醒》称,有人借寒假之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比如,某微信群散布大年初六线上举办“希望数学”违规竞赛消息。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相关机构已发布没有参与举办违规竞赛的声明。教育部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抵制违法违规“黑竞赛”。(1月29日 澎湃新闻)

  其实,针对这些“黑竞赛”横生的乱象,教育部早已重拳出击。据悉,自2018年起,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发文“禁赛”,相继叫停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竞赛。而2019年起,教育部也开始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实行白名单管理,并连续公布通过审核的竞赛清单,严厉打击未列入竞赛白名单的违法违规竞赛。

  然而,为何至今违法违规的“黑竞赛”仍屡禁不绝,换个“马甲”又能重生?笔者认为,本质上是家长“唯成绩论”“唯竞赛论”的教育观念以及对竞赛鉴别判断能力的匮乏,给了这股恶风生长的土壤。

  长期以来,各种竞赛、获奖证书被家长们视作升学“上岸”、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筹码。在很多家长看来,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要想让自家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成绩和履历是一项基本的“敲门砖”。特别是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具备各种“加分项”。而参加竞赛、拿到证书就成为了家长眼中能拿到“加分项”的一条“捷径”。

  正因如此,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注意到了这块掘金的密码,开始抓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痛点,拿着家长的焦虑心态大做文章,散布各种“考试获奖,助力升学”的谣言。在不法机构和个人的糖衣炮弹下,部分家长失去了理性判断,盲目听信所谓教育机构的谣言,对其举办的各种“黑竞赛”趋之若鹜,结果既损失了钱财,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遏制这种“黑竞赛”横生的乱象,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社会固然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但必须明白的是,家长同样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家长要做好这个过程的第一重把关,在为孩子选择竞赛时负起该负的责任。

  当前,教育部已明文表示“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这既是对少数学校仍将竞赛与升学挂钩的严厉警告,也是对不法机构企图借此做不良“生意”的当头一棒,更是对家长要适时改变“唯竞赛论”教育观念的及时点醒。

  这也说明,家长要正确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将竞赛作为自己鸡娃式教育的手段,盲目为孩子报名各种竞赛。诚然,参加竞赛能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帮助其全方面发展,但也应考虑适度适量以及孩子个人兴趣的问题。

  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倘若为了参加竞赛而挤占孩子原本的学习甚至是休息时间,反而是本末倒置、避重就轻。倘若孩子不感兴趣仍逼迫其参加竞赛,那只能为其添加无形的压力,让其苦不堪言。由此来说,这不仅是在变相加重孩子的学业压力,更容易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到头来终是得不偿失。

  此外,如若要参加竞赛,家长也必须提高自身对各类竞赛的鉴别能力,在参加比赛之前做好功课。据了解,去年11月新京报就曾对小学奥数竞赛“生意”进行了调查,发现社会上违规竞赛名称五花八门,比如“自然研学营”“航天云端科技嘉年华”“思维挑战冬令营”等。还有一些刻意跟著名的全国性比赛名称贴近,大打“擦边球”,像“希望数学”就对外号称原名“希望杯”(“希望杯”曾是小学领域知名度最高的全国性奥数比赛之一)。这些“黑竞赛”名称如此繁杂,若一时之间难以辨清或了解不透便会落入圈套之中。

  因此,为了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断绝不法机构和“黑竞赛”生长的土壤,家长们必须改变以往“唯成绩论”“唯竞赛论”的教育观念。同时,家长还应提高自身的鉴别判断能力,理性看待竞赛,让竞赛真正成为激发孩子兴趣、培养孩子特长的正向助推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黑竞赛”屡禁不绝,家长责任不可忽视

2023-01-31 06:59 来源:红网 闭馨月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