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理性消费,过个绿色低碳年

2023年01月18日 07:17   来源:广州日报   张冬梅

  随着2023年春节的临近,预计各地将迎来一波春运潮和消费潮。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温馨提示消费者,消费旺季更应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出行前要关注疫情态势,做好个人防护;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1月17日《人民日报》)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眼下,年货市场日益红火,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春联、年画、瓜果糖茶、熏肉腊肠、国潮礼盒、智能产品……各类商品都迎来消费热潮,春节的欢乐氛围就在办年货、贴春联、送年礼的热闹中持续升温。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涵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但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不良风气和市场乱象总是借势抬头。譬如,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搞攀比;歪解“年年有余”,把家宴搞成“剩宴”,甚至吃一半丢一半。再如,一些商家瞅准年礼商机,再掀商品过度包装之风;盯上消费者荷包,制造噱头、设置陷阱,把消费者权益抛诸脑后。凡此种种,都消解着春节的年味与精彩。

  那么,春节怎么过才精彩?文明过节。我们应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做理性消费者,购买礼品、食品等年货要适量,自觉抵制浪费行为;适度点餐用餐,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拥抱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爆竹燃放要合法合规;文明出行、文明游玩、文明乘车……

  安全过节。无论何时,安全都是给家人最好的年礼。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消费安全,每一项都至关重要,春节期间样样都不能“掉线”。这有赖于有关部门加强安全保障、织密安全网,也需要个人时刻绷紧安全弦、防患于未然。

  健康过节。回家过年,莫把健康落下。无论是春运归家、旅游出行,还是走访亲友、待客家中,都要做好个人防护,合理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保持适当距离。春节期间,每个人既要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也要当好家乡安全守护人。

  春节是一年的终点,更是新一年的起点。于个人,它是收获的好时节,也是成长的好时节。不妨以此为契机,把文明的种子牢牢扎根心中,让健康安全意识深深融入生活。如此,我们才能过好一个安全年、欢乐年、幸福年、精彩年。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理性消费,过个绿色低碳年

2023-01-18 07:17 来源:广州日报 张冬梅

  随着2023年春节的临近,预计各地将迎来一波春运潮和消费潮。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温馨提示消费者,消费旺季更应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出行前要关注疫情态势,做好个人防护;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1月17日《人民日报》)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眼下,年货市场日益红火,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春联、年画、瓜果糖茶、熏肉腊肠、国潮礼盒、智能产品……各类商品都迎来消费热潮,春节的欢乐氛围就在办年货、贴春联、送年礼的热闹中持续升温。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涵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但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不良风气和市场乱象总是借势抬头。譬如,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搞攀比;歪解“年年有余”,把家宴搞成“剩宴”,甚至吃一半丢一半。再如,一些商家瞅准年礼商机,再掀商品过度包装之风;盯上消费者荷包,制造噱头、设置陷阱,把消费者权益抛诸脑后。凡此种种,都消解着春节的年味与精彩。

  那么,春节怎么过才精彩?文明过节。我们应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做理性消费者,购买礼品、食品等年货要适量,自觉抵制浪费行为;适度点餐用餐,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拥抱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爆竹燃放要合法合规;文明出行、文明游玩、文明乘车……

  安全过节。无论何时,安全都是给家人最好的年礼。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消费安全,每一项都至关重要,春节期间样样都不能“掉线”。这有赖于有关部门加强安全保障、织密安全网,也需要个人时刻绷紧安全弦、防患于未然。

  健康过节。回家过年,莫把健康落下。无论是春运归家、旅游出行,还是走访亲友、待客家中,都要做好个人防护,合理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保持适当距离。春节期间,每个人既要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也要当好家乡安全守护人。

  春节是一年的终点,更是新一年的起点。于个人,它是收获的好时节,也是成长的好时节。不妨以此为契机,把文明的种子牢牢扎根心中,让健康安全意识深深融入生活。如此,我们才能过好一个安全年、欢乐年、幸福年、精彩年。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