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上高铁站台接客的私家车,正在经受人们对“特权”的审视。日前,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辆路虎车开进西安北站站台接客,由“铁路部门工作人员”指引放行,迅速引发争议。
商务座、头等舱、机场VIP通道等,交通出行领域的增值服务并不少见。然而,下了车不用步行出站确实少见,加上之前开车进故宫事件的消极影响,公众提出合理质疑并无不妥。质疑,也是一种监督,有质疑才有进步。将正常的公众质疑归结为“玻璃心”“酸”,是对不同声音的排斥,也不利于督促有关单位自检自查。
车站和涉事运营公司自说自话式的回应,难以让人信服。综合西安铁路对多家媒体的说辞,该服务系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出的一项回馈广大旅客、改善出行体验的项目,由相关合作企业负责,目前西安站、西安北站都有这种“贵宾优行服务”,服务信息均公开,“符合国家铁路相关规定”。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点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民营资本在铁路建设、定价等方面实现“破冰”,但很多问题仍在艰难探索之中。西安铁路首先要回答,自己是否有权限将站台接驳服务承包出去,依据的是国家铁路哪条规定,再谈程序是否正规。
针对公众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涉事运营公司回应,私家车接到或送走旅客后,需要等到其他旅客离开站台后才能驶离,并且需要停放到专用车位,不会和其他旅客的行走路线行程冲突。如果私家车和其他旅客之间存在时空错位,也有工作人员全程指引,的确可以缓解“人车混流”安全顾虑,也回应了“占用其他旅客资源”的质疑。但也要看到,车站客流量大,安全责任也更重。人们期待的是建立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周全机制,粗线条的勾勒略显苍白。再者,是否限制购买“贵宾优行服务”的人数,如何避免可能随之产生的交通堵塞或竞价溢价问题,都会对公共资源造成实实在在的影响。
所以说,私家车上站台接人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要平衡好铁路的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还要考虑到铁路市场化经营的步伐和成熟度。市场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铁路增值服务和民航增值服务不能简单类比的重要原因。
面向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旅客,车站本来就有免费的爱心通道,为特殊旅客免费提供接送服务。为私家车上站台接人提供专用资源,更接近贵宾通道。要警惕有人打着为老人等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幌子混淆视听。在合乎规定和程序、不影响正常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开展这样的增值服务无可厚非。公众质疑是监督,也是沟通契机。引导这项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对话中达成社会共识。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