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12月13日 09: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曾志文

  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也已踏上伟大复兴新征程,需要通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凝心聚力。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点是做到“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党的领导”,两翼就是“经济建设”与“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强调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员全体中华儿女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1

  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党经过百年生死斗争、艰苦奋斗和自我革命,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新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经济快速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世纪疫情和世界局势动荡交织,只有坚持并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实现。

  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祖国统一、边疆稳固、人民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地认识与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和制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和民族工作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不断深化并集中体现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五个认同”之中,认同党的领导是实现其他四个认同的重要前提。没有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复兴必然沦为空想。

  新形势下民族工作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进入新世纪,我国民族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概括为五个并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 ,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五个并存说明我国民族工作成就巨大,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民族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民族工作。

  2

  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提高,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大大加强。近代中国四分五裂,备受欺凌,与当时政府漠视民生导致民心涣散是息息相关的。

  新时代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硕果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这十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现行标准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经济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党的二十大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战略布局,特别提到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民族地区虽已全部脱贫,但经济发展水平仍处在低位,必须着力加快建设,补齐民族经济不平衡的短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好民族地区的经济,才能发展好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现在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问题,民族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之其他地区更加突出,很多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未能充分挖掘,民族团结有待进一步提高。“过去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硬骨头在民族地区,现在实现现代化的硬骨头也在民族地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搞好各民族的经济问题,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其一,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省际、省市高铁多线畅通,高速公路县县贯通;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础设施,修复在古代、近代发挥重要交通枢纽的古道,如滇藏古道、川藏古道等,使之不仅成为商业贸易的桥梁,也成为优美的旅游风景线路,增加民族地区旅游收入。其二,加强对口帮扶力度,完善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夯实民生基础工程,筑牢脱贫攻坚成果。其三,定时召开民族食品用品节、投资贸易洽谈会、民族风情博览会等,唱响民族优势品牌,创新民族特色资源,挖掘民族地区市场潜力,让开放、合作、共赢成为各民族经贸交流的新常态。其四,实施富民工程,大力培育发展农牧业、传统手工业、蔬菜花卉业、农机服务业等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通过多管齐下的努力,使民族地区加快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各族各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彻底激发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追梦逐梦的热情。

  3

  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有利于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产生,文化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人们要达到彼此之间去除偏见、增进理解、共创和谐,经常性地接触、交流就成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中国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通过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交融,有利于涵养中华民族整体性、一致性的发展趋势,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构建多渠道文化交流模式。其一,通过日常渠道如婚姻嫁娶、农垦商贸、移民移居等方式,达到各民族之间的自然交往融通,让各民族的习俗风尚在衣食住行的平常生活中吸纳交融。其二,通过官方渠道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如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建造民族图书馆、举行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推动民族文化品牌产生,扩大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其效果。其三,通过民间渠道成立民族文化企业以及艺术表演团体等,充分发挥民间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增进民族文化交流的亲切感。总之,通过多渠道文化交流模式的构建,使各民族的美食、服饰、语言、习俗等特色文化得以升华,在琴瑟共鸣中演绎更优美的文化乐章,让更多普通民众得到浸润、享用,也使得民族文化产业增收扩益,形成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良性循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也已踏上伟大复兴新征程 ,需要通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凝心聚力。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点是做到“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党的领导”,两翼就是“经济建设”与“文化交流”。具体而言,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差异、地域特色、文化偏好,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时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互相碰撞,多方融通,再造新的文化,使各族人民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2-13 09: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曾志文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