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不仅彰显着特定历史的生活方式,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2008年,花茶、绿茶、红茶等六种茶叶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范围更为广泛,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均在其列。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对于进一步弘扬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推动茶文化内涵式发展和立体化呈现意义非凡。但非遗不能只代表历史,更应满足当下、适应未来。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亟待让非遗无处不在,与民众“零距离”接触。换而言之,非遗只有“亲人”“近人”,方可“迷人”“醉人”,展现出其独特的精妙之处。
近年来,各地已陆续开展一系列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了一整套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比如建设一批茶文化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设施,组织创作编排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歌舞、曲艺、戏剧等文艺节目,持续举办茶文化旅游节、文化节等等,推动茶文化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让茶文化无处不在,也被更多人看到和接纳。这俨然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传承。
不过,非遗既需要时时有、处处有,也需要日日新。历经岁月磨洗,茶文化的精髓与其文化结晶的性质不会变,但与茶文化相关的推广,一定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够使得古老的技艺习俗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延续生命。与欣赏戏曲等非遗不同,公众体验茶文化,有更多的亲身参与感,可将茶文化精神与新时代潮流相结合,通过重新赋予仪式感和社交元素,满足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休闲、社交需求,提供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替代的文化审美。近段时间,“围炉煮茶”成为休闲娱乐界的“网红”,正是切中了年轻人渴望暂且忘却烦恼、卸下焦虑,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需求。事实也证明,类似用流行方式推广传统聚人气,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文化力,激活发展力,使得中国传统茶文化不再是“高岭之花”,在更年轻的群体中落地生根。
无论如何创新,申遗的根本目的是“护遗”,有必要不断重申“申遗是为更好地保护”的常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不仅为民族文化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也让文化保护理念在民间得以推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茶文化的保护还需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进,在推动研究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绿色发展、活态传承、多元融合、创新发展和强农惠农等方式,使其回归传统、回归生活,同时助力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推动茶文化及相关产业“走出去”,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