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全力确保菜篮子产销顺畅

2022年11月29日 06: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部分地区出现农户蔬菜滞销现象,对农户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也不利于“菜篮子”保供,引发社会关注。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一天也离不开“菜篮子”。“菜篮子”产品包括菜果肉蛋奶鱼等鲜活农产品。其生产供应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抗击疫情的物质基础,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方面,也关系农民收入和物价稳定。不同于粮食,“菜篮子”产品易腐烂、难保存,对交通物流的依赖更大、要求更高,其本身市场化程度高、价格运行空间大,产销衔接的难度自然大。

  从生产环节来看,当前我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形势较好,供应总量充足,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蔬菜产量稳中有增,价格季节性下跌。全国主要蔬菜品种长势正常,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猪肉价格企稳回落。牛羊禽肉禽蛋生产形势较好,价格基本稳定。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同比持平。商务部信息显示,受市场供给增加等因素影响,“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有所回落。

  但是,地里有不代表家里有,产得出还要销得畅。产销衔接的关键是要以较低的流通成本、较快的运输速度把农产品送达消费者。近年来,区域性、季节性农产品滞销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时段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现象并存。分析起来,有的滞销是因为种植结构不尽合理,有的是因为产销信息不对称,还有的是因为遭遇交通梗阻。

  近期,部分地区蔬菜滞销现象,就与货车运行受阻有较大关系。而之所以出现货车运行受阻,主要在于部分地区落实中央决策不到位,仍然存在“层层加码”、过度管控等问题,“一刀切”限制货车通行等不合理举措。针对此,交通运输部已明确“五个严禁”: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物流配送;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限制货车通行。

  蔬菜是“菜篮子”产品的典型代表。我国蔬菜产销日益呈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专业化格局,集中生产、跨省运输、全国交易成为常态。其产销也易受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交通中断等情况影响。疫情之下,蔬菜产销衔接的难度更大,但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阻断农产品运输,不能让交通梗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拦路虎,必须全力保障交通网络畅通、物资运输畅通、末端配送畅通。

  我国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包括了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等方面。当前,要以畅通“菜篮子”产品运输通道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大中城市来说,要抓好设施蔬菜生产,提高周边蔬菜生产供应能力。对缺口较大的品种,加强与外埠生产基地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做好重点地区、重点品种产销对接。做好耐储蔬菜、水果及冷冻肉品储备,适时加大投放力度。

  要保障主干道,也要畅通微循环。城市要发挥各类流通主体作用,设立“菜篮子”产品中转调运站、接驳区或分拨场,加强终端配送保障,打通蔬菜运销“最后一公里”、配送“最后一百米”。例如,有的城市虽疫情形势严峻但依然加强民生保障类商超运行保障,提出与民生保障相关的商场超市涉疫处置做到快封快解,原则上关闭一天后即重新开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经评论:全力确保菜篮子产销顺畅

2022-11-29 06: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部分地区出现农户蔬菜滞销现象,对农户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也不利于“菜篮子”保供,引发社会关注。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一天也离不开“菜篮子”。“菜篮子”产品包括菜果肉蛋奶鱼等鲜活农产品。其生产供应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抗击疫情的物质基础,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方面,也关系农民收入和物价稳定。不同于粮食,“菜篮子”产品易腐烂、难保存,对交通物流的依赖更大、要求更高,其本身市场化程度高、价格运行空间大,产销衔接的难度自然大。

  从生产环节来看,当前我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形势较好,供应总量充足,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蔬菜产量稳中有增,价格季节性下跌。全国主要蔬菜品种长势正常,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猪肉价格企稳回落。牛羊禽肉禽蛋生产形势较好,价格基本稳定。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同比持平。商务部信息显示,受市场供给增加等因素影响,“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有所回落。

  但是,地里有不代表家里有,产得出还要销得畅。产销衔接的关键是要以较低的流通成本、较快的运输速度把农产品送达消费者。近年来,区域性、季节性农产品滞销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时段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现象并存。分析起来,有的滞销是因为种植结构不尽合理,有的是因为产销信息不对称,还有的是因为遭遇交通梗阻。

  近期,部分地区蔬菜滞销现象,就与货车运行受阻有较大关系。而之所以出现货车运行受阻,主要在于部分地区落实中央决策不到位,仍然存在“层层加码”、过度管控等问题,“一刀切”限制货车通行等不合理举措。针对此,交通运输部已明确“五个严禁”: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物流配送;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限制货车通行。

  蔬菜是“菜篮子”产品的典型代表。我国蔬菜产销日益呈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专业化格局,集中生产、跨省运输、全国交易成为常态。其产销也易受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交通中断等情况影响。疫情之下,蔬菜产销衔接的难度更大,但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阻断农产品运输,不能让交通梗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拦路虎,必须全力保障交通网络畅通、物资运输畅通、末端配送畅通。

  我国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包括了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等方面。当前,要以畅通“菜篮子”产品运输通道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大中城市来说,要抓好设施蔬菜生产,提高周边蔬菜生产供应能力。对缺口较大的品种,加强与外埠生产基地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做好重点地区、重点品种产销对接。做好耐储蔬菜、水果及冷冻肉品储备,适时加大投放力度。

  要保障主干道,也要畅通微循环。城市要发挥各类流通主体作用,设立“菜篮子”产品中转调运站、接驳区或分拨场,加强终端配送保障,打通蔬菜运销“最后一公里”、配送“最后一百米”。例如,有的城市虽疫情形势严峻但依然加强民生保障类商超运行保障,提出与民生保障相关的商场超市涉疫处置做到快封快解,原则上关闭一天后即重新开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