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鲁迅外婆家”,就算蹭热度又何妨?

2022年11月24日 06:46   来源:南方日报   张宇驰

  近日,浙江绍兴的“鲁迅外婆家”火了。当地的文化节搞得有声有色,但也有部分网友指责其“蹭名人热度”。

  网友的担忧无非两点。一方面,担心开了坏头。有了外婆家、舅舅家,是否也会有老师家、同学家?如果大家都趋之若鹜,恐怕会降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名人景区过度开发的先例不少,诸如建了又拆的关公像。如今听说鲁迅外婆家要搞“水上精品游”,网友担忧先生的名声也很正常。

  在我看来,文学操守和商业利益应有界限,但也不必如此泾渭分明。

  采药郎的传说,望夫石的描写,无论真伪,常能带给游客以立体的想象。更何况鲁迅先生的文字本就扎根乡土,选取其中温馨的片段“还于乡土”,合情合理。

  事实上,与鲁迅相关的旅游开发并非新鲜事。在绍兴,月下刺猹的麦田成了画布,勾勒出人教版课本中经典的闰土形象;古老的乌篷船徜徉水上,高校青年学生用彩绘赋予其时代气息。戏台子搭起来了,地里的罗汉豆长起来了,竹编的“弶”上鸟雀绕飞……精心设计下,留住的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更是代代学子的共同回忆。

  从文本取材,还原古镇场景的同时又能有所创新,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来源。“鲁迅外婆家”的名字俗是俗了点,却是详载可考的生活碎片。在全域内系统地推广文化旅游,对地区发展、古镇保护、文化传承而言都是利好,也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若说这是“蹭热度”,那不妨让热度再长久些。

  当地以“故乡的故乡”为主题,用文旅业带动乡村振兴,出发点是好的。更重要的是用好“文字的力量”,为朴素的乡风村景赋予意义,让短暂的美好得以长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鲁迅外婆家”,就算蹭热度又何妨?

2022-11-24 06:46 来源:南方日报 张宇驰

  近日,浙江绍兴的“鲁迅外婆家”火了。当地的文化节搞得有声有色,但也有部分网友指责其“蹭名人热度”。

  网友的担忧无非两点。一方面,担心开了坏头。有了外婆家、舅舅家,是否也会有老师家、同学家?如果大家都趋之若鹜,恐怕会降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名人景区过度开发的先例不少,诸如建了又拆的关公像。如今听说鲁迅外婆家要搞“水上精品游”,网友担忧先生的名声也很正常。

  在我看来,文学操守和商业利益应有界限,但也不必如此泾渭分明。

  采药郎的传说,望夫石的描写,无论真伪,常能带给游客以立体的想象。更何况鲁迅先生的文字本就扎根乡土,选取其中温馨的片段“还于乡土”,合情合理。

  事实上,与鲁迅相关的旅游开发并非新鲜事。在绍兴,月下刺猹的麦田成了画布,勾勒出人教版课本中经典的闰土形象;古老的乌篷船徜徉水上,高校青年学生用彩绘赋予其时代气息。戏台子搭起来了,地里的罗汉豆长起来了,竹编的“弶”上鸟雀绕飞……精心设计下,留住的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更是代代学子的共同回忆。

  从文本取材,还原古镇场景的同时又能有所创新,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来源。“鲁迅外婆家”的名字俗是俗了点,却是详载可考的生活碎片。在全域内系统地推广文化旅游,对地区发展、古镇保护、文化传承而言都是利好,也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若说这是“蹭热度”,那不妨让热度再长久些。

  当地以“故乡的故乡”为主题,用文旅业带动乡村振兴,出发点是好的。更重要的是用好“文字的力量”,为朴素的乡风村景赋予意义,让短暂的美好得以长存。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