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新标准”,为何草率发布

2022年11月16日 08:08   来源:钱江晚报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称,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一夜之间,引来广泛关注。

  昨天晚间,事情出现反转。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对此,钱江晚报的评论员们也议论开来——

  标准调整与否,都不必过于焦虑

  钱江晚报评论员 项向荣:此前所谓高血压的“标准”下调后,一夜之间大批曾经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因此成为高血压患者。很多人不能接受,自己从一个健康人变成了高血压患者,从而心情变得有些焦虑。幸亏,国家卫健委的消息传来,专门强调,此前的“新标准”只是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这些边缘人群可以放心了。

  其实,大家完全不必焦虑。因为,不管标准调还是不调,你的血压还是在那里,原来是多少还是多少,并未发生改变。相应的,你的身体状况也并未发生变化,并不会因此有所不同。

  按权威说法,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然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使按照专家的研究成果,收缩压在130至139mmHg、舒张压在80至89mmHg的人群,大约也只有20%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其他的绝大部分人群,首先鼓励的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减压、综合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控压”关键

  钱江晚报评论员 陈江:官方的消息传来,高血压诊断标准没有变化,很多被莫名“戴帽”的人可以放下心来。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不容忽视:按照专家的研究成果,潜在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存在扩大的可能。

  对此,国家公共卫生部门一方面要加强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健康管理,有效减少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为应对潜在的高血压人群,医疗系统更要集合更多资源,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专家的研究成果虽然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但对临界点的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提醒他们从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它提醒所有人,与不良生活习惯说再见,不熬夜,保持乐观,精神减压。生活方式健康了,血压自然就会下降。

  总而言之一句话: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新标准”为何出炉,须回应质疑

  钱江晚报评论员 高路: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说法,所谓高血压的“新标准”,只是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但即便如此,从预防角度来看,专家的这个研究成果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提醒人们,高血压的防控关口要前移,要让更多人重视高血压的危害,最终的目的是要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新标准”被证实是一个草率发布,有关人群白白焦虑了两天。但我们在肯定这个权威发布的同时,必须提出一些疑问:据媒体报道,如果按专家的研究成果,调整为130/80mmHg后,该数据直接飙升到5至6亿人。这个数字之大,难免让人心惊肉跳。一个医学诊断新标准的提出,意味着打破旧标准,而且涉及到如此数量极的人群,它的出台应该慎而慎之,经过多方科学研判,经过正规流程,并由权威部门发布。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对该发布事件出笼的前后经过,作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回应所有质疑。另外,这个“新标准”发布两天之后,为何权威发布才姗姗来迟,也要有个交待。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高血压“新标准”,为何草率发布

2022-11-16 08:08 来源:钱江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