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式陌生人互助养老:半是温情,半是安心

2022年11月10日 08:21   来源:红网   黄颖哲

  近日,“时间银行”成为一个热词。有需求的老人只要手机或电话下单,就有身着黄色马甲的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服务没有金钱反馈,取而代之的是“时间存储”,可由志愿者或其家人提取使用。这是南京推行的互助养老模式,目前已注册通过服务对象7万多人,志愿者接近5万人,数字还在持续增加。(11月9日 澎湃新闻) 

  对于接受服务的老人而言,比起生活在养老机构里,由于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给许多老人带来的惶恐不适,比起付费为老服务对部分节俭要强的老人带来的抗拒抵触,比起多次为大到生病小到挪个东西都需要麻烦工作繁忙的儿女带来的愧疚不安,基于“时间”流通和上门服务的养老模式温馨安心。剥去了金钱利益,接受服务的老人与志愿者的关系因社会联系纯粹且饱含温情,也许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是聊聊天说说话,联系与情感就在不疾不徐的时间交流里逐步建立。此外,接受服务的老人享受着自己或子女因帮助他人积攒的时间兑换的服务,不需被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担忧困扰,相反,天然的自豪和欣慰。 

  对于志愿者而言,在工作与生活之余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于公是力所能及地为老人提供服务来传递温情、反哺社会,于私是为自己或家人积累一份安心的保障。超过半数的志愿者是18-40岁的青年人,而其中许多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会有陪伴、赡养父母的难题。为了不在父母突发疾病最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赶不上、回不来;为了不在父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需求和自己忙碌不堪的工作中纠结徘徊,利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失为小投入、大收获的绝佳途径。此外,在上门服务的过程里,他者故事与经历中的苦涩与甜蜜也许能启迪相对年轻的志愿者,也悄然进行着疏通自我心结,体谅父母困境的化学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志愿者已是退休或快退休的活力老人。突然从持续几十载的忙碌中抽离出来,他们很容易因没有用武之地而茫然若失,因脱离大社会网络而感觉自己被淘汰了。“时间银行”式陌生人互助养老正好给予他们被需要的价值感,即自我认同。也许就是下个楼帮忙买买菜,也许就是装个点灯,一件件小事里带给了活力老人被需要被感谢的欢欣,而跑动忙碌中的交流里带来的信息增量让他们感觉自己从未离开。 

  半是温情,半是安心。在期待着“时间银行”式互助养老逐步普及的同时,也要关注把握好诸多细节。小到病痛带来的暴躁不安的脾气,初次见面不可避免的不信任感;大到时间存储提取的规范,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认证录入等诸多问题都待进一步调和与规范。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时间银行”式陌生人互助养老:半是温情,半是安心

2022-11-10 08:21 来源:红网 黄颖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