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国奇迹

2022年11月08日 07: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张志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舍生忘死追求的奋斗目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 如何走好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时代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昂首进入新纪元,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那时,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 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世纪之问,也是时代课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惊艳世界,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我们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二 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懈探索,中国“奇迹”惊艳世界

  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人的梦想。我们对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探索为中国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都为经济奇迹的取得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十八大后的这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其一,生产发展快: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科技进步成果举世瞩目;其二,经济体系全:建立结构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三,基础设施优:建立健全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体系;其四,协调发展新:逐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五,国际贡献大:由边缘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种贡献主要有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同时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受益者、推动者。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无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上还是在人类历史上,就经济增速和体量来说,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史无前例,这种奇迹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今天,中国梦的实现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奇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三 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在于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懈追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始终坚持一条“道路”、科学把握四大“关系”。这条道路就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一,两方用力: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是执政党,抓好经济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那么,党管经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体现为:树梦想,把方向,办大事,促共富,化风险。同时,我们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无论是枫桥经验和小岗精神的“萌芽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破土而出”;共享经济的“遍地开花”,还是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的“井喷而出”,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国经济发展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其二,两头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互补充。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非常重视“顶层设计”,再好的顶层设计,关键在落实在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投石问路、先行先试,看准了再推开、成熟了再推向全国,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其三,两手齐抓: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得益彰。经济发展关键是如何有效配置资源。而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另一种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难看出,我们既要反对“政府万能论”,也要反对“市场万能论”,找准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点,实现“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结合,既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充分施展,又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收放自如,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四,两面开花: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主义制度内生发展动力。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企业到面上推开、从生产领域到流通服务领域、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围绕政府与企业、宏观与微观、中央与地方、计划与市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等几组关系展开。这种渐进、渐次、有序的改革,一方面避免了“走老路”带来的僵化封闭,另一方面防止“休克疗法”导致的社会动荡。基于对世界经济潮流的深刻把握,我们坚持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一体推进,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在国内外广受称赞,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和勇气开拓前行,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决心和气魄一往无前。今天,在“两个大局”交叠互动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可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一定能够创造让世界再次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国奇迹

2022-11-08 07: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张志丹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