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期待更多“工会一条街”式的创新提升工会影响力

2022年09月15日 07:29   来源:工人日报   郭振纲

  据9月13日《工人日报》报道,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一个创客公园,有一条满是烟火气的“工会一条街”,它是该市首条工会与商铺合作的商业街。南山区桃源街道总工会以“工会一条街”及职工服务中心为阵地,为辖区广大职工提供困难帮扶、法律援助、文体健康、综合服务、互助保障、技能提升、交友联谊、业务质询等服务,以近距离、多维度、立体式的贴心服务,打造职工的“心安桃花源”。

  在创客云集的园区建设职工服务中心和“工会一条街”,将商业元素、文化元素和工会元素有机结合,让市民和劳动者在感受都市生活喧嚣和热闹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工会提供的特色服务。这既是工会服务创新的举措,也是讲好工会故事、传播工会声音的舞台,提升工会影响力的载体。这种集都市特色、工会特点、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工会一条街”的创立是一次有益的创新。

  将职工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是工会组织的职责所在。将职工吸引过来,要适应新时代职工的新要求;将职工组织起来,要有契合新时代职工的新形式;将职工稳固下来,要有增强新时代职工黏性的新途径。“工会一条街”将社区、园区、街道资源整合起来,高效联动,共同打造了一个活力四射、青春洋溢的职工服务场所,让职工“有困难来这里,累了乏了来这里,想提升技能来这里”有了实实在在的落地平台,既满足了职工的文化休闲需求,又让更多职工感受工会的温暖,无形中强化了职工和工会的联系,提升了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职工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年轻职工对工会的认知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工会要回答好引领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命题,就必须努力探索出新的解题方式。比如,建会、入会不能单靠传统的单位组织方式,而应该“多条腿走路”;工会文体活动不能固守原先的大规模、单一化形式,而应因时因地因人探索契合参与者喜好的新途径;工会服务不应局限于仅发发福利,而应该根据职工的需求和愿望,采取灵活、实用、多样的方式等。“工会一条街”以“同创、互融、共享”为思路,运用新时代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手段,聚集青春、时尚、多元要素,为做好新时代工会服务工作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工会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显得比较传统且缺乏可持续性。有些地方工会的服务项目总是老一套,上面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会服务满足于“有”,止步于“新”,即使有些新的服务项目,也往往走走形式,可持续性不强,吸引力不足。

  类似深圳“工会一条街”的创新之举,在一些地方也有不同形式的实践。它们都在为新时期推进工会改革、提升工会影响力,拓展着工作思路,其创新做法值得更多地方借鉴和学习。

  中国工会“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职工思想引领取得新进展、维护职工权益取得新实效、服务职工水平实现新提升、工会组织建设呈现新活力”的主要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工会要立足地方、创新思路、整合资源,牢牢把握将职工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的原则,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以实打实的服务提升工会服务的温度,努力把所有工会组织都建成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使所有工会干部都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不断提升工会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期待更多“工会一条街”式的创新提升工会影响力

2022-09-15 07:29 来源:工人日报 郭振纲

  据9月13日《工人日报》报道,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一个创客公园,有一条满是烟火气的“工会一条街”,它是该市首条工会与商铺合作的商业街。南山区桃源街道总工会以“工会一条街”及职工服务中心为阵地,为辖区广大职工提供困难帮扶、法律援助、文体健康、综合服务、互助保障、技能提升、交友联谊、业务质询等服务,以近距离、多维度、立体式的贴心服务,打造职工的“心安桃花源”。

  在创客云集的园区建设职工服务中心和“工会一条街”,将商业元素、文化元素和工会元素有机结合,让市民和劳动者在感受都市生活喧嚣和热闹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工会提供的特色服务。这既是工会服务创新的举措,也是讲好工会故事、传播工会声音的舞台,提升工会影响力的载体。这种集都市特色、工会特点、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工会一条街”的创立是一次有益的创新。

  将职工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是工会组织的职责所在。将职工吸引过来,要适应新时代职工的新要求;将职工组织起来,要有契合新时代职工的新形式;将职工稳固下来,要有增强新时代职工黏性的新途径。“工会一条街”将社区、园区、街道资源整合起来,高效联动,共同打造了一个活力四射、青春洋溢的职工服务场所,让职工“有困难来这里,累了乏了来这里,想提升技能来这里”有了实实在在的落地平台,既满足了职工的文化休闲需求,又让更多职工感受工会的温暖,无形中强化了职工和工会的联系,提升了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职工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年轻职工对工会的认知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工会要回答好引领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命题,就必须努力探索出新的解题方式。比如,建会、入会不能单靠传统的单位组织方式,而应该“多条腿走路”;工会文体活动不能固守原先的大规模、单一化形式,而应因时因地因人探索契合参与者喜好的新途径;工会服务不应局限于仅发发福利,而应该根据职工的需求和愿望,采取灵活、实用、多样的方式等。“工会一条街”以“同创、互融、共享”为思路,运用新时代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手段,聚集青春、时尚、多元要素,为做好新时代工会服务工作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工会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项目显得比较传统且缺乏可持续性。有些地方工会的服务项目总是老一套,上面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会服务满足于“有”,止步于“新”,即使有些新的服务项目,也往往走走形式,可持续性不强,吸引力不足。

  类似深圳“工会一条街”的创新之举,在一些地方也有不同形式的实践。它们都在为新时期推进工会改革、提升工会影响力,拓展着工作思路,其创新做法值得更多地方借鉴和学习。

  中国工会“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职工思想引领取得新进展、维护职工权益取得新实效、服务职工水平实现新提升、工会组织建设呈现新活力”的主要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工会要立足地方、创新思路、整合资源,牢牢把握将职工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的原则,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以实打实的服务提升工会服务的温度,努力把所有工会组织都建成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使所有工会干部都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不断提升工会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