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瓶饮料含232种配料?玩文字游戏损人不利己

2022年09月13日 09:05   来源:红网   

  9月8日,曾饰演《人民的名义》赵瑞龙一角的演员冯雷,发布了一段视频称,他发现一款饮料的配料表上竟标注有200多种配料,让人吃惊。配料表中含有多种水果、蔬菜甚至香葱、花椒等,有网友戏称“感觉搬空了一整个菜市场”。9日,这款气泡水出品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添加的是一种含有232种植物元素的酵素粉,并不是真的添加了232种植物。(9月10日 极目新闻)

  多数消费者称,购买此饮料是因为被超长配料表所“震撼”,好奇口味如何,或是期望补充营养成分。那么,该饮料是否具备多种果蔬蕴含的营养价值?其产品配料表如此标注,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许多网友对此展开热议。

  制造商以丰富配料表为噱头“博眼球”,有企图宣传营养价值而盈利之嫌。如若其饮品没有配料表所体现的实际功效,岂不是伤害了消费者感情?部分网店在宣传此款气泡水时,称其具有减肥、治疗便秘等功效,因而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然而据专业人员科普,该饮料中添加的“酵素”乃是日文词语的中文音译,实际上就是大众熟知的酶,口服后会在消化道中分解而失去活性,如此怎能产生所谓众多功效?此外,根据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而该气泡水配料中酵素含量竟在二氧化碳之后,含量之低更足以见其效用之微。若消费者单单因夸张配料表而轻信网店的虚假宣传,可能就为自己的一时大意交了“智商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饮食的营养成分越来越重视。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诉求,争相推出各种低卡、膳食纤维饮品。然而,在经过“成分党”的仔细考证后,饮品配料翻车事件层出不穷。“0蔗糖产品”中其他糖类产品更易导致发胖,元气森林品牌方因涉嫌欺诈消费者而向公众道歉;养乐多被指出采用灭活菌生产,并不具备改善肠道环境的作用,品牌形象受损……商家若在产品配料上玩弄文字游戏,通过误导式宣传来增加产品销量,最终会透支自己的信誉,失去消费市场。 

  喝瓶饮料堪称“神农尝百草”,商家“套路”固然令人反感,背后折射出的相关食品监管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食品检测主要注重对有害成分的筛查,对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添加剂进行严格用量限定。然而配料表中是否存在虚假添加的成分?该饮料配料表显示,综合性果蔬酵素粉的制作成分包含二百多种果蔬。在原料种类混乱而总量稀少的酵素中,若缺少某几种果蔬,又如何能被检测出来?在难以确认配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商家是否可以将多种物质均写入配料表并通过审查?若有品牌在此方面大做文章以误导宣传,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营销噱头不可取。类似事件警示人们,还是需要商品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有利民生的和谐消费环境,保障多方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一瓶饮料含232种配料?玩文字游戏损人不利己

2022-09-13 09:05 来源:红网

  9月8日,曾饰演《人民的名义》赵瑞龙一角的演员冯雷,发布了一段视频称,他发现一款饮料的配料表上竟标注有200多种配料,让人吃惊。配料表中含有多种水果、蔬菜甚至香葱、花椒等,有网友戏称“感觉搬空了一整个菜市场”。9日,这款气泡水出品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添加的是一种含有232种植物元素的酵素粉,并不是真的添加了232种植物。(9月10日 极目新闻)

  多数消费者称,购买此饮料是因为被超长配料表所“震撼”,好奇口味如何,或是期望补充营养成分。那么,该饮料是否具备多种果蔬蕴含的营养价值?其产品配料表如此标注,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许多网友对此展开热议。

  制造商以丰富配料表为噱头“博眼球”,有企图宣传营养价值而盈利之嫌。如若其饮品没有配料表所体现的实际功效,岂不是伤害了消费者感情?部分网店在宣传此款气泡水时,称其具有减肥、治疗便秘等功效,因而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然而据专业人员科普,该饮料中添加的“酵素”乃是日文词语的中文音译,实际上就是大众熟知的酶,口服后会在消化道中分解而失去活性,如此怎能产生所谓众多功效?此外,根据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配料表的顺序应当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而该气泡水配料中酵素含量竟在二氧化碳之后,含量之低更足以见其效用之微。若消费者单单因夸张配料表而轻信网店的虚假宣传,可能就为自己的一时大意交了“智商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饮食的营养成分越来越重视。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诉求,争相推出各种低卡、膳食纤维饮品。然而,在经过“成分党”的仔细考证后,饮品配料翻车事件层出不穷。“0蔗糖产品”中其他糖类产品更易导致发胖,元气森林品牌方因涉嫌欺诈消费者而向公众道歉;养乐多被指出采用灭活菌生产,并不具备改善肠道环境的作用,品牌形象受损……商家若在产品配料上玩弄文字游戏,通过误导式宣传来增加产品销量,最终会透支自己的信誉,失去消费市场。 

  喝瓶饮料堪称“神农尝百草”,商家“套路”固然令人反感,背后折射出的相关食品监管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食品检测主要注重对有害成分的筛查,对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添加剂进行严格用量限定。然而配料表中是否存在虚假添加的成分?该饮料配料表显示,综合性果蔬酵素粉的制作成分包含二百多种果蔬。在原料种类混乱而总量稀少的酵素中,若缺少某几种果蔬,又如何能被检测出来?在难以确认配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商家是否可以将多种物质均写入配料表并通过审查?若有品牌在此方面大做文章以误导宣传,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营销噱头不可取。类似事件警示人们,还是需要商品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有利民生的和谐消费环境,保障多方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