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8孩父亲”求助:哪怕不帮,也要嘴下留德

2022年08月17日 09:02   来源:羊城晚报   陈广江

  近日,一位农民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委书记留言称,家里有8个小孩,老婆常年有病,望给予帮助。对此,镇雄县大湾镇回复称,该户人均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家有两处住房,面积约800平米,还有十余万的越野车,目前没有需要帮助的情况。8月16日,当事人范先生对媒体称,这两年行业不景气承包工程亏了钱,经济压力有点大,才留言求助。(8月16日极目新闻)

  官方回复显示,这个家庭并不像留言中说的那样困难,特别是800平方米的房子、十几万元的轿车、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等细节,显得格外“刺眼”。官方回复有理有据,“无需帮助”的结论也站得住脚。在网络舆论场上,这位父亲也受到了不少质疑,甚至成了严重超生、重男轻女、哭穷卖惨的反面典型。

  事实上,“8孩父亲”求助背后另有隐情。范先生承包工程期间收入不菲,但这两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收入大不如前,前几年还遇到了几个烂尾楼,赔了一些钱,加之家里有病人,顿感经济压力大,便尝试求助。范先生还提到,两栋房子其中一栋因资金问题未完工,车子还有车贷没还完。

  根据当地相关政策,范先生一家的情况不符合申请低保的要求,未获帮助可以理解。但即使如此,也不该遭受各样的嘲讽。特别是在生育率断崖式下跌、少子化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语境下,面对这个“与众不同”家庭,我们不应轻易失去基本的共情意识和共情能力。

  养育孩子,向来非易事。一个农民工支撑一个8孩家庭,其中6个还在读书,其中的千辛万苦可想而知。对这个家庭来说,人均年收入过万元不算多,即使住房、教育、医疗、饮水有保障,养育这么多孩子也极为不易。不少人生养一个孩子都叫苦连天,再去嘲讽这么一个负重前行的农民工父亲,真的好吗?

  部分网友的质疑,显然与范先生的超生有关。长女外嫁,次女刚大学毕业,三女读大专,四女、五女读高中,其余三子女读小学……不少网友读出了“肆意超生”“重男轻女”的意味。范先生一家的情况似乎和当地没有严格执行计生政策有关,但今天看来,当地这种灵活处理的做法亦无可指责。

  那么,范先生重男轻女吗?想要儿子可能是真的,但若说重男轻女或许并不客观。官方回复清楚地显示,几个女儿的教育都没耽搁。这固然受益于国家的教育政策,但也无法否定这个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付出。换言之,这位“8孩父亲”并非像某些网友所说“只管生不管养”,而是凭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养育了8个孩子,只是“这两年行情不好”才感觉捉襟见肘。面对今天的压力,范先生也表示,会尽力让孩子完成学业。

  多生或不生孩子的家庭都是少数,无需人为放大其典型意义。在鼓励生育的今天,揪住范先生超生问题不放,也显得不合时宜。面对和自己生活观、价值观迥异的人群,可以不理解、不赞同、不支持,但也不应沦为自以为是、幸灾乐祸的“键盘侠”。

  “8孩父亲”求助,该不该帮一把?哪怕不帮,不妨给予精神鼓励,至少要嘴下留德。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8孩父亲”求助:哪怕不帮,也要嘴下留德

2022-08-17 09:02 来源:羊城晚报 陈广江

  近日,一位农民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委书记留言称,家里有8个小孩,老婆常年有病,望给予帮助。对此,镇雄县大湾镇回复称,该户人均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家有两处住房,面积约800平米,还有十余万的越野车,目前没有需要帮助的情况。8月16日,当事人范先生对媒体称,这两年行业不景气承包工程亏了钱,经济压力有点大,才留言求助。(8月16日极目新闻)

  官方回复显示,这个家庭并不像留言中说的那样困难,特别是800平方米的房子、十几万元的轿车、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等细节,显得格外“刺眼”。官方回复有理有据,“无需帮助”的结论也站得住脚。在网络舆论场上,这位父亲也受到了不少质疑,甚至成了严重超生、重男轻女、哭穷卖惨的反面典型。

  事实上,“8孩父亲”求助背后另有隐情。范先生承包工程期间收入不菲,但这两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收入大不如前,前几年还遇到了几个烂尾楼,赔了一些钱,加之家里有病人,顿感经济压力大,便尝试求助。范先生还提到,两栋房子其中一栋因资金问题未完工,车子还有车贷没还完。

  根据当地相关政策,范先生一家的情况不符合申请低保的要求,未获帮助可以理解。但即使如此,也不该遭受各样的嘲讽。特别是在生育率断崖式下跌、少子化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语境下,面对这个“与众不同”家庭,我们不应轻易失去基本的共情意识和共情能力。

  养育孩子,向来非易事。一个农民工支撑一个8孩家庭,其中6个还在读书,其中的千辛万苦可想而知。对这个家庭来说,人均年收入过万元不算多,即使住房、教育、医疗、饮水有保障,养育这么多孩子也极为不易。不少人生养一个孩子都叫苦连天,再去嘲讽这么一个负重前行的农民工父亲,真的好吗?

  部分网友的质疑,显然与范先生的超生有关。长女外嫁,次女刚大学毕业,三女读大专,四女、五女读高中,其余三子女读小学……不少网友读出了“肆意超生”“重男轻女”的意味。范先生一家的情况似乎和当地没有严格执行计生政策有关,但今天看来,当地这种灵活处理的做法亦无可指责。

  那么,范先生重男轻女吗?想要儿子可能是真的,但若说重男轻女或许并不客观。官方回复清楚地显示,几个女儿的教育都没耽搁。这固然受益于国家的教育政策,但也无法否定这个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付出。换言之,这位“8孩父亲”并非像某些网友所说“只管生不管养”,而是凭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养育了8个孩子,只是“这两年行情不好”才感觉捉襟见肘。面对今天的压力,范先生也表示,会尽力让孩子完成学业。

  多生或不生孩子的家庭都是少数,无需人为放大其典型意义。在鼓励生育的今天,揪住范先生超生问题不放,也显得不合时宜。面对和自己生活观、价值观迥异的人群,可以不理解、不赞同、不支持,但也不应沦为自以为是、幸灾乐祸的“键盘侠”。

  “8孩父亲”求助,该不该帮一把?哪怕不帮,不妨给予精神鼓励,至少要嘴下留德。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