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创月饼别成天价月饼新变种

2022年08月17日 07:43   来源:工人日报   杨玉龙

  距离中秋佳节越来越近,琳琅满目的月饼已经在各大商超、电商平台全面上市。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天猫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销售的月饼礼盒不仅包装繁琐,而且还搭售月球灯。8月12日,记者在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看到一款“故宫月饼 山河同照宫灯版中秋礼盒”正在预售,价格为499元。(8月15日《中国消费者报》)

  文创月饼,的确迎合了一些人的消费需求。为中秋月饼注入更多文化元素,通过文旅跨界融合,让精美的文创产品搭上月饼的便车,走进千家万户,是时下不少地方推广文化产品的常见做法。相关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月饼市场会成长为一个突破200亿元、产量达到35万吨的“大月饼”。此情形下,一些商家自然也乐于分一杯羹。

  文创月饼虽然新潮、受市场青睐,但发展的路子不能走偏。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月饼文创成风尚,但高昂价格更吸睛。

  根据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以及6月发布的《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从8月15日起,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3层,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销售。可见,对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监管部门已经亮明了态度。

  既然文创月饼标榜是要让公众体验到文创产品背后的特色文化,那在价格上就应该亲民一些。假借文创月饼拼脑洞、比心思,打着卖月饼的旗号卖礼盒、卖其他礼品,恐怕与相关部门的要求不符,也有违治理的初衷。

  其实对于文创月饼来说,消费者更关注的还是品质和内涵。一方面商家须注重食品安全——面对大众消费市场以及越来越细分的消费领域,产品质量始终应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月饼可以创新,但不能在“创新”中变味,不能沦为天价月饼的新变种。

  虽然月饼是一种情感属性较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人际纽带作用,但其终究是食品,价格公道、实惠,品质过硬,才能真正走进民心。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文创月饼别成天价月饼新变种

2022-08-17 07:43 来源:工人日报 杨玉龙

  距离中秋佳节越来越近,琳琅满目的月饼已经在各大商超、电商平台全面上市。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天猫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销售的月饼礼盒不仅包装繁琐,而且还搭售月球灯。8月12日,记者在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看到一款“故宫月饼 山河同照宫灯版中秋礼盒”正在预售,价格为499元。(8月15日《中国消费者报》)

  文创月饼,的确迎合了一些人的消费需求。为中秋月饼注入更多文化元素,通过文旅跨界融合,让精美的文创产品搭上月饼的便车,走进千家万户,是时下不少地方推广文化产品的常见做法。相关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月饼市场会成长为一个突破200亿元、产量达到35万吨的“大月饼”。此情形下,一些商家自然也乐于分一杯羹。

  文创月饼虽然新潮、受市场青睐,但发展的路子不能走偏。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月饼文创成风尚,但高昂价格更吸睛。

  根据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以及6月发布的《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从8月15日起,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3层,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销售。可见,对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监管部门已经亮明了态度。

  既然文创月饼标榜是要让公众体验到文创产品背后的特色文化,那在价格上就应该亲民一些。假借文创月饼拼脑洞、比心思,打着卖月饼的旗号卖礼盒、卖其他礼品,恐怕与相关部门的要求不符,也有违治理的初衷。

  其实对于文创月饼来说,消费者更关注的还是品质和内涵。一方面商家须注重食品安全——面对大众消费市场以及越来越细分的消费领域,产品质量始终应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月饼可以创新,但不能在“创新”中变味,不能沦为天价月饼的新变种。

  虽然月饼是一种情感属性较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人际纽带作用,但其终究是食品,价格公道、实惠,品质过硬,才能真正走进民心。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