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药品短缺,需伸“有形之手”

2022年08月12日 11:48   来源:北京晚报   贾亮

  8月9日,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通知,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储备监测工作。通知明确,每月10日前,短缺药品生产企业和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企业以及重点短缺药品储备企业,要填报相关监测和统计表;短缺药品和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企业是生产储备监测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监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不得迟报、拒报;设置生产供应库存安全警戒线并做好应对预案。

  没有对症治疗的药品,让病人看不到希望;有对症药品却买不到,更令病人焦虑。令人无奈的是,这些药之所以短缺,不是因为生产技术不过关,也不是因为原材料紧缺,而是因为市场太小。有些疾病发病率超低,即便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有的病人也无法撑起这个市场;有些药利润超低,以追求利润为第一导向的药企不愿意赔本赚吆喝,有能力也不投入生产。新华社曾报道,用于麻风病治疗的老药氨苯砜片长期缺货,而具有生产文号的4家药企均已停产。

  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是治疗疾病、挽救性命的。这也决定了药企不是普通的市场主体,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不能单纯地靠所谓的市场调节。倘若不顾及患者生命,只在乎自己口袋,那这样的药企,短缺的就是社会责任感。

  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针对短缺药品的现状,国家卫健委、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多次发文列出短缺药品清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提出,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加大对原料药垄断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此外,相关部门还成立了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给生产短缺药的药企提供了各种政策措施,以期解决生产供应端短缺问题,保障药品供应。但短缺药现象未见根本扭转,说明相关措施未能真正落地,药企生产动力依旧不足。

  此次开展的生产储备监测工作,有利于掌握药品生产供应和使用情况,及早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短缺情况发生。其目的是倒逼药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解决不愿生产、产量不够等问题。尊重企业的生产自主性,但也不能由着药企任性。本次通知特别提出,短缺药品和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企业是生产储备监测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夯实了药企责任。地方工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会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对未按要求执行的企业,视情予以约谈并要求限期整改。

  在国家层面一轮又一轮的政策措施下,生产短缺药的药企责任不能再“短路”,不要只做表面文章,不要再干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自行其是的事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解决药品短缺,需伸“有形之手”

2022-08-12 11:48 来源:北京晚报 贾亮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