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厘清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的关系

2022年08月08日 08:50   来源:北京日报   郑永年

  目前国内关于“三次分配”问题的讨论都没有理清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是过多地强调“第三次分配”,不仅给人一种“劫富济贫”的感觉,给企业家阶层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浮躁心态,而且也被海外反华人物利用来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非常有必要把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尤其是把此置于中国的制度背景下说清楚。总体上说,“三次分配”的概念是在西方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在强调“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现在又加上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这个大方向很正确,但是社会上很多理解都走向了极端。初次分配主要讲效率、再分配主要讲公平是对的,但如果认为初次分配只讲效率、再分配只讲公平,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在西方也不是这样的。这种观点是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思维,也是目前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英美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根源。至于“第三次分配”,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只是扮演补充的角色。

  在中国的环境下,如果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功能,还需要做很多的制度性建设工作,如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和中上层中产捐款等,促进整体社会的进步。对“第三次分配”不能过度强调,否则会让民间有“仇富”情绪,给企业家带来一种不确定性。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必须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入手。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上看,在任何国家,一次分配较再次分配更为重要,一次分配是结构性的问题,而再次分配是政策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再次分配只是一次分配的一个补充。在一次分配失效的情况下,再次分配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努力通过反垄断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等手段来实现一次分配的基本公平,然后用再次分配来改善公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202009785鍙�

厘清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的关系

2022-08-08 08:50 来源:北京日报 郑永年

  目前国内关于“三次分配”问题的讨论都没有理清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是过多地强调“第三次分配”,不仅给人一种“劫富济贫”的感觉,给企业家阶层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浮躁心态,而且也被海外反华人物利用来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非常有必要把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尤其是把此置于中国的制度背景下说清楚。总体上说,“三次分配”的概念是在西方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在强调“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现在又加上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这个大方向很正确,但是社会上很多理解都走向了极端。初次分配主要讲效率、再分配主要讲公平是对的,但如果认为初次分配只讲效率、再分配只讲公平,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在西方也不是这样的。这种观点是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思维,也是目前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英美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根源。至于“第三次分配”,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只是扮演补充的角色。

  在中国的环境下,如果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功能,还需要做很多的制度性建设工作,如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和中上层中产捐款等,促进整体社会的进步。对“第三次分配”不能过度强调,否则会让民间有“仇富”情绪,给企业家带来一种不确定性。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必须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入手。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上看,在任何国家,一次分配较再次分配更为重要,一次分配是结构性的问题,而再次分配是政策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再次分配只是一次分配的一个补充。在一次分配失效的情况下,再次分配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努力通过反垄断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等手段来实现一次分配的基本公平,然后用再次分配来改善公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