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天津九顶山景区一游客游玩项目“步步惊心”时被悬挂在空中,随后在救援时不慎坠落。当地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事发时该游客突发身体不适随后昏迷。在救援过程中,该名游客不慎坠落,在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而同在7月22日,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也发生类似的游客坠落事件。现场视频画面显示,事发时这名游客已经脱离了身上的保护措施,吊桥上有两人尝试营救,但该游客还是从高处坠落,送医后确认并无生命危险。(中新社)
不同地点,同一天同一项目,发生游客坠落事件,由不得公众不对这一项目本身的安全性严重怀疑。惊险刺激的高空行走,貌似是考验游客勇气,实则是检验着景区的安防。按理来说,有防护绳索拴着,游客就算从吊桥滑下,也不至于直接下落坠地才是。然而,从恩施、天津这两起悲剧来看,所谓“防护绳”基本是形同虚设,关键时候丝毫没有发挥“保命”的作用。就此而言,所谓的“意外”,更像是责任事故。
两起事故中,作为生命最后一道保险的“防护绳”齐齐滑落,一者完全从身上脱落,一者从背部脱滑到“颈部”。试问,如此灾难性的表现,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此类安全设备,其本身设计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可靠?景区工作人员在给游客穿戴时,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尽到了审慎检查的义务?极限项目,惊险刺激,风险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危及生命。惟其如此,就越发要求人员、设备等方方面面严格落实标准,做到万无一失。而现实中的一些景区,显然是疏忽懈怠得很。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津九顶山景区、恩施地心谷景区,遇险游客均是自由落体重重摔下。由此,实在不难发现,这两个景区都少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防护设施,也即“防坠网”。对于步步惊心这一风险系数最高级的极限项目来说,原本应该有多重防护、备份防护才是。仅仅只有一根细细的防护绳,本身就是巨大的冒险。再加之此类防护绳如此不堪大用,这简直是把游客推向绝路了。如果再加一道“防坠网”,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事实上,景区大建惊险娱乐项目,走网红化道路,也就是近些年的事。由于建设投资巨大,加之现场运维经验不足,此类项目先天就是存在隐患的。并且,景区的所谓网红项目,经常是“常变常新”乃至是“见异思迁”的,诸如玻璃栈道、悬空吊桥、云端热气球等,为了引流招揽生意,景区一哄而上跟风营业,什么火就引进什么。其中的“重建轻管”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员工的日常培训、救援演练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的打磨,在不少地方基本形同虚设。而这,也很好解释了,在天津、恩施的这两起事故中,现场工作人员施救时的生疏、业余。
惊险游乐项目,要的是有惊无险,而绝非“铤而走险”。让游客以身犯险的景区,终究会付出“一失万无”的惨痛代价。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