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跑马圈地”的信用卡将进入“存量时代”

2022年07月15日 07:33   来源:工人日报   赵剑影

  从去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至今,经过6个多月的斟酌后,信用卡新规近日正式落地。昔日靠“跑马圈地”的信用卡业务将进入“存量时代”。

  7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发通知,从转变发展模式、治理过度授信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针对滥发卡、重复发卡乱象,新规除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之外,还对银行信用卡长期睡眠卡划定了监管标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规将推动信用卡业务告别粗放式发展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银行业在零售板块上的布局,银行业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发行量和授信额都有显著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共8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信用卡授信总额从2008年的9804亿元增加到21.02万亿元。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给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提供了支撑。然而,作为一枚硬币的另一面,一段时间以来,银行过分追求市场占有层面上的“增长”,多采用“跑马圈地”式的经营方式。不仅出现发卡多、过度授信的情况,管理方式也相当粗放,息费不透明,在分期业务上过度营销,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使得信用卡业务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的投诉数量达44968件,占投诉总量近一半。除此之外,一些暗藏的金融风险也逐渐开始抬头,大量发行的信用卡面临着不良信用压力的挑战。数据显示,2021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860.39亿元。

  一般说来,金融机构需根据持卡人的信用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侵害用户权益,还是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浪费和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自身存在经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用卡业务管理正当其时。

  新规出台不仅有利于保障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信用意识、规则意识,进而促使信用卡供需两端实现双赢。

  新规对于长期睡眠信用卡20%的比例限制、规范联名卡管理等举措,将推动信用卡业务告别粗放发展模式,加速进入“存量时代”。在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的监管要求下,信用卡业务“规模为王”的时代逐渐结束,各家银行也要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持续优化经营策略,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认为,此次新规,尤其是睡眠卡率红线的出台,对各家银行的经营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不仅要提高发卡精准度,把对的卡配发给对的人,还要提升自身精细化经营能力,在客户维护过程中,做好动态管控,实现有效监测。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的正式发布,是监管部门主导对信用卡业务的一次“倒逼”式变革。在重拳整顿信用卡业务乱象的同时,监管部门也给予了信用卡业务创新的充分空间。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信用卡的服务功能和产品供给将逐步丰富,其惠民便民服务的效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跑马圈地”的信用卡将进入“存量时代”

2022-07-15 07:33 来源:工人日报 赵剑影

  从去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至今,经过6个多月的斟酌后,信用卡新规近日正式落地。昔日靠“跑马圈地”的信用卡业务将进入“存量时代”。

  7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发通知,从转变发展模式、治理过度授信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针对滥发卡、重复发卡乱象,新规除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之外,还对银行信用卡长期睡眠卡划定了监管标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规将推动信用卡业务告别粗放式发展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银行业在零售板块上的布局,银行业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发行量和授信额都有显著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共8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信用卡授信总额从2008年的9804亿元增加到21.02万亿元。

  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给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提供了支撑。然而,作为一枚硬币的另一面,一段时间以来,银行过分追求市场占有层面上的“增长”,多采用“跑马圈地”式的经营方式。不仅出现发卡多、过度授信的情况,管理方式也相当粗放,息费不透明,在分期业务上过度营销,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使得信用卡业务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的投诉数量达44968件,占投诉总量近一半。除此之外,一些暗藏的金融风险也逐渐开始抬头,大量发行的信用卡面临着不良信用压力的挑战。数据显示,2021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860.39亿元。

  一般说来,金融机构需根据持卡人的信用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侵害用户权益,还是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浪费和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自身存在经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用卡业务管理正当其时。

  新规出台不仅有利于保障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信用意识、规则意识,进而促使信用卡供需两端实现双赢。

  新规对于长期睡眠信用卡20%的比例限制、规范联名卡管理等举措,将推动信用卡业务告别粗放发展模式,加速进入“存量时代”。在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的监管要求下,信用卡业务“规模为王”的时代逐渐结束,各家银行也要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持续优化经营策略,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认为,此次新规,尤其是睡眠卡率红线的出台,对各家银行的经营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不仅要提高发卡精准度,把对的卡配发给对的人,还要提升自身精细化经营能力,在客户维护过程中,做好动态管控,实现有效监测。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的正式发布,是监管部门主导对信用卡业务的一次“倒逼”式变革。在重拳整顿信用卡业务乱象的同时,监管部门也给予了信用卡业务创新的充分空间。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信用卡的服务功能和产品供给将逐步丰富,其惠民便民服务的效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