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职业陪诊服务当立规矩

2022年07月12日 07: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罗志华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以“跑腿”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服务悄然兴起。数据显示,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部分店铺月销量多达上千单,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提供陪诊服务的网络平台。但我国职业陪诊行业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存在诸多隐患,切须引起注意。

  职业陪诊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职业陪诊的主要客户是独立就医困难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以及独居人士等。家人没有时间陪诊,就希望能够购买服务。有些患者不想让家人担心,需要让陪诊员代替家人。此外,患者到医院让懂行的人陪伴和引领,也可少走弯路和省钱。至于异地看病的,有人陪诊可使家属免于来回奔波。

  以发展的眼光看,职业陪诊可开拓的服务还有很多。比如医患沟通、诊疗方案选择、监督医疗行为等,将来都可成为职业陪诊的服务内容。职业陪诊在缓解看病难、陪护难等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也承载着民众的普遍期待。

  但职业陪诊目前尚未得到规范,存在不少隐患。如陪诊员没有准入门滥,陪诊收费没有统一标准,陪诊服务质量缺乏评价尺度,陪诊监管没有明确规则等,都可能催生一些乱象,使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漏、找熟人插队等问题出现。

  规范陪诊服务,将“陪诊员”纳入新职业目录势在必行。陪诊员的个人素质决定着陪诊的质量,不仅入职门槛要适度提高,而且还应尽量吸引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入职。陪诊员由谁培训上岗、行业竞争与淘汰机制怎么建立、日常监管如何实施、服务项目和收费如何确定等,都亟待出台相应规则。

  目前职业陪诊的服务数量已十分可观,为职业陪诊服务立规矩正当其时,只有让自发形成的服务模式尽快得到规范,方能将这个新兴行业引入发展正轨,造福更多家庭。

  (作者系医务工作者)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职业陪诊服务当立规矩

2022-07-12 07: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罗志华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数量的不断上升,以“跑腿”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服务悄然兴起。数据显示,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部分店铺月销量多达上千单,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提供陪诊服务的网络平台。但我国职业陪诊行业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存在诸多隐患,切须引起注意。

  职业陪诊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职业陪诊的主要客户是独立就医困难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以及独居人士等。家人没有时间陪诊,就希望能够购买服务。有些患者不想让家人担心,需要让陪诊员代替家人。此外,患者到医院让懂行的人陪伴和引领,也可少走弯路和省钱。至于异地看病的,有人陪诊可使家属免于来回奔波。

  以发展的眼光看,职业陪诊可开拓的服务还有很多。比如医患沟通、诊疗方案选择、监督医疗行为等,将来都可成为职业陪诊的服务内容。职业陪诊在缓解看病难、陪护难等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也承载着民众的普遍期待。

  但职业陪诊目前尚未得到规范,存在不少隐患。如陪诊员没有准入门滥,陪诊收费没有统一标准,陪诊服务质量缺乏评价尺度,陪诊监管没有明确规则等,都可能催生一些乱象,使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漏、找熟人插队等问题出现。

  规范陪诊服务,将“陪诊员”纳入新职业目录势在必行。陪诊员的个人素质决定着陪诊的质量,不仅入职门槛要适度提高,而且还应尽量吸引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入职。陪诊员由谁培训上岗、行业竞争与淘汰机制怎么建立、日常监管如何实施、服务项目和收费如何确定等,都亟待出台相应规则。

  目前职业陪诊的服务数量已十分可观,为职业陪诊服务立规矩正当其时,只有让自发形成的服务模式尽快得到规范,方能将这个新兴行业引入发展正轨,造福更多家庭。

  (作者系医务工作者)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