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龙虾厨师”、山西“长子理发师”、吉林“辽源织袜工”……近年来,劳务品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体现着劳务品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作用。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劳务品牌如今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以及拓展就业的“助推器”。
近些年,《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纷纷出台,劳务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部分劳务品牌满足于传统的劳务输出,技能含量不高,小、散、弱、不成体系的产业模式没有得到扭转。要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必须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让劳务品牌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大作为。
一方面,劳务品牌代表着劳动者的特有能力和良好服务质量。一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既能给劳动者带来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也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者。劳务品牌要想持续稳定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为此,要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培训,建立完善劳务品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制度,通过与劳务品牌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对接,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让更多农民工从原来主要从事低端简单劳动生产,发展为现代劳务品牌需要的技能型专业型劳动者。
要拿出真金白银,以政策扶持、股权激励、税收减免、场地租金优惠等方式,持续优化劳务品牌建设的创新创业环境,探索建立劳务经济发展与管理人员待遇增长挂钩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如企业家、青年大学生、乡土人才参与到劳务品牌建设中,不断增加劳务品牌经营主体数量,提升劳务品牌吸引力和容纳量。
另一方面,每个劳务品牌都蕴含着当地丰富且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各地有关部门应联合劳务公司、商会、行业协会等,开展深入系统的摸底排查,充分发掘特色,全面掌握劳务品牌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
当前,不少劳务品牌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发展成为集工程承包、产品设计、加工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品牌。各地不能局限于传统劳务行业建设,还应聚焦市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民生社会保障的需要,培育一批技能型、服务型、文旅型的系列劳务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发展劳务经济,不断增强原料供给、物流运输等各类保障,使劳务品牌发展更规范、更长远。
此外,要重视提升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劳务品牌如果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者只在有限范围内有一些知名度,将很难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创立并注册成熟的劳务品牌,加强权益维护,推动劳务经济上规模、提档次,并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劳务品牌的影响力,营造培育劳务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