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旅游日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2085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云旅游存在过度美化之嫌、不真实,55.0%的受访者觉得观感不好,难以代入。存在的其他问题还有:技术条件跟不上(43.0%),沦为网络带货的工具(36.1%),虚拟世界没太大意义(34.5%)等。(5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记得前些年流行一句广告词,“身未动,心已远”,或许这就是云旅游赋予大众新奇体验的完美诠释。在新冠疫情持续弥漫的当下,“远行”成了奢望,云旅游的需求得以增长。伴随着智能穿戴技术的流行,我们开始走进元宇宙的世界。云旅客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束缚,感受书籍、手机、电脑大屏无法企及的深度沉浸感。
不得不承认,过度美化的滤镜能更带来更为刺激的体验,可以吸引部分云旅客到实地旅行消费。然而,脱离现实的印象,易拔高旅客们的期待阈值。当现实无法满足期待时,想必很多人就不愿意去实地旅行了。加之,在流量利益的驱动下,“云旅游”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不断“升级”内容,虚假、夸大成分有可能逐渐增加。届时,谁还愿意花更多的钱实地旅游呢?
真假难辨的旅行内容泛滥于网络,本就令人无法选择。网上带货的介入,亦会大幅拉低云旅游体验。线下不少古城古镇之所以恶评不断,便在于“商业化气息”太重。消费者上网是为了看风景,不是为了买东西。商家执着于从提供旅行体验之外的商业销售获得利润,未来谁还会通过技术投入增强代入感?这可能不利于云旅游的发展。
发展任何一类云服务模式,都需要在前期做好保护工作,避免野蛮生长后的“癌变异化”。必须看到,云旅游具有广告服务与旅游服务的双重特征。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优化内容管理相关法规,要求景区景点以及VR、AR、全景服务提供商在面向大众提供视听内容时,必须保证与实地实景的一致。同时,避免带货营销等非旅行内容的渗透,确保云旅游更专注于旅游。云旅游不仅要提供未知新奇的体验,还要提供紧贴现实的体验。让大众能从元宇宙中感受现实的美,或许才是云旅游的真谛。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