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母亲节,用“德孝文化”涵养中华文明之根

2022年05月07日 15:16   来源:东方网   刘天放

  今年5月8日是母亲节。而每当母亲节这天,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让母亲开心:买鲜花、摆家宴、带母亲旅游,给母亲买礼物等都很常见。的确,在母亲节让母亲感受更多的爱,本就是做儿女应该做的。人们常说“母爱最无私”,的确,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大爱。

  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哪些地方,“妈妈”的发音几乎都一样;无论任何国家或地区,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多么不同,但母爱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一个价值遵循。虽然人们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认知不同、地域不同,却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对母爱的一致认可,都想让母亲在节日过得比平时更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以孝敬美德为精髓的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德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命脉,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明精华,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德孝文化既是治国理政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又是从上到下的基本价值遵循,这些要求与当代中国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为内容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高度一致性。而在母亲节弘扬“德孝文化”,不仅能使家庭更和睦,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文明。

  忠孝礼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行为的精辟总结。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斗转星移,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但方式变了,核心并没有改变,坚守德孝文化,涵养中国文明之根,任何时代都必须坚守。

  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各阶段、各种大事小情反映出来的。无私的母爱,体现在母亲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儿女。那么作为儿女,我们就该弘扬和传承以维系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德孝文化,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用“德孝文化”涵养中华文明之根,如此,母亲节也就一定过得更有意义,也更具时代内涵。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母亲节,用“德孝文化”涵养中华文明之根

2022-05-07 15:16 来源:东方网 刘天放

  今年5月8日是母亲节。而每当母亲节这天,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让母亲开心:买鲜花、摆家宴、带母亲旅游,给母亲买礼物等都很常见。的确,在母亲节让母亲感受更多的爱,本就是做儿女应该做的。人们常说“母爱最无私”,的确,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大爱。

  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哪些地方,“妈妈”的发音几乎都一样;无论任何国家或地区,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多么不同,但母爱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一个价值遵循。虽然人们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认知不同、地域不同,却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对母爱的一致认可,都想让母亲在节日过得比平时更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以孝敬美德为精髓的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德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命脉,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明精华,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德孝文化既是治国理政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又是从上到下的基本价值遵循,这些要求与当代中国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为内容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高度一致性。而在母亲节弘扬“德孝文化”,不仅能使家庭更和睦,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文明。

  忠孝礼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行为的精辟总结。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斗转星移,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但方式变了,核心并没有改变,坚守德孝文化,涵养中国文明之根,任何时代都必须坚守。

  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各阶段、各种大事小情反映出来的。无私的母爱,体现在母亲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儿女。那么作为儿女,我们就该弘扬和传承以维系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德孝文化,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用“德孝文化”涵养中华文明之根,如此,母亲节也就一定过得更有意义,也更具时代内涵。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